李幸 四川在线记者 张蒙
春天的眉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及眉山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市”战略,围绕“制造强市突破年”主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加快构建“1+3”现代工业体系,聚力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3月16日,眉山市制造业发展大会拉开帷幕。
上午,与会人员围绕聚焦“1+3”产业发展,赴各区县和园区考察通威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眉山高新区绿色产业园等全市重点制造业企业(项目)。大家看思路、看质量、看规模、看速度,对全市重点制造业企业(项目)进行一次“大检阅”。
近年来,眉山立足国家战略,落实省级布局,谋划全市蓝图。眉山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强市之基,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协同发展其他产业,形成以“1+3”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
谋时
在抢抓机遇中锚定高质量发展新方位
实体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是城市发展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眉山发展的最大差距在工业,最大潜力在工业,最大希望也在工业。
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与审视,建区设市以来,眉山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聚集的艰难过程。进入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高级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如何布局落子,成为摆在眉山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我们推进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坚持量质并举,既要做大总量、提高工业占比,又要做优质量,坚持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眉山市委市政府决策者认识清晰。
认识源于实践。眉山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前,市委组织开展了“1+19”课题调研,专门把制造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课题。4个多月时间,调研组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全市各地调研,一步步对制造业发展的地位、路径、措施不断完善,最后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响亮提出制造强市,把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到“1+3”主导产业上。
这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央作出“双碳”重大战略部署,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需要眉山一手抓绿色产业新动能培育,一手抓优势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构建“1+3”现代工业体系,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顺应四川发展大势、支撑眉山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这是对眉山制造业实际的判断——“双城”“同城”战略交汇,显著提升了眉山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面对制造业总量不够大、结构不够优、质量不够高、创新不够强等问题,倒逼眉山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以集约节约代替粗放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切实增强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蓝图已经绘就!眉山市明确,力争到2025年,全市“1+3”产业集群规模分别达到2000亿元、700亿元、400亿元和200亿元,先进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最终将眉山打造成为全球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西南生物医药重要研发生产基地和成渝地区电子信息重点配套基地。
谋势
在转型升级中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今年年初,国内负极材料龙头杉杉股份旗下的杉杉科技眉山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在彭山经开区开工。同一园区内,美国雅保、中创新航、天赐材料等一大批国内外锂电龙头投资的项目也开工在即。
“十四五,我们估计,全区锂电产业产值将突破500亿,真正实现再造一个工业彭山!”彭山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3月,彭山区两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省级园区彭山经开区为重要引擎,聚焦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以彭山看眉山。在“双碳”战略重塑能源格局和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如何抢占先机,夯实长远发展的产业根基?转型升级,成为眉山的选择。
机遇摆在面前——成都天府新区主要发展服务业,新成立成都东部新区可以落户大量制造业项目,但中间还有几年的时间差。
优势就在眼前——“双城”“同城”国省规划陆续出台,眉山在全国全省的战略位势得到显著提升,投资主体正用真金白银为眉山“投票”。
留给眉山的时间并不多,要抢抓产业窗口重塑期,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产业生态。一种发展的紧迫感与责任感,萦绕在全市经信系统干部的心中。
整合调整提升产业,眉山制造业全力奔跑!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全市先后引进了通威太阳能、宁德时代、雅保化学等60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高端优质项目,产业规模从2016年的123.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68.1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全市初步形成以信利集团、博雅新材料、华为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存储、智能终端、大数据为细分领域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建成西南最大微电子材料聚集区。
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全市先后引进了25个总投资超300亿元的装备制造及配套项目,产业规模从2016年的160.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31.1亿元,建成全省轨道交通重要研发生产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全市产业规模从2016年的40.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1.7亿元。拥有国家一类新药4个、二类新药3个、三类新药4个,全国独家产品18个,雅连列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成全国第二所、西部地区第一所以“药科”命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谋事
在开局突破中树立高质量发展新招牌
2月7日,节后上班第一天,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企业服务科负责人正忙着同各企业联系,了解企业春节期间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局当天还召开了干部职工大会,安排部署全年工作,着手开展深入一线抓好工业调研工作,尽快兑现春节假期不停工不停产支持政策。
同一时间,青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四川西南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做好要素保障的协商讨论正在进行。该项目是全市着眼成都都市圈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局而部署的重要项目,将填补成都都市圈规范化表面处理产业园区的空白。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眉山市委将今年确定为“制造强市突破年”,启动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提升行动。一年之计在于春,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进,全市经信系统干部正保持只争朝夕的劲头、久久为功的韧性、踔厉奋发的激情!
看结构——今年,眉山市出台《“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眉山市制造强市“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2024年)》和《眉山市2022年制造强市年度工作计划》,聚焦“1+3”优势产业,以实施“项目攻坚、筑圈强链、育苗壮干、园区优化、创新引领、低碳转型、暖企护航”七大行动为抓手,以“蓄势发展、集群发展、梯次发展、集约发展、赋能发展、绿色发展、服务效能”七大提升为目标,实现“产业能级、增势蓄能、主体培育、承载能力、创新赋能、绿色转型”六大突破。
看支撑——目前,眉山市出台《加快“1+3”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试行)》,从集约发展、绿色低碳、创新赋能、人才引领、财金服务、供给保障等六个方面,鼓励支持“1+3”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此前,眉山市人社、经信、教体等六部门还联合印发《切实做好“1+3”主导产业发展用工保障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拓宽招工渠道等九个方面,鼓励支持劳动力到市内“1+3”主导产业企业一线生产岗位就业。
看动力——2月21日,省同城办发布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2022年重大项目清单》,《清单》共纳入项目194个,涉及眉山的项目共53个,制造业项目占7个。其中,通威全球创新基地等项目将助力眉山建设具有核心优势的高技术制造基地。
服务国家战略全局,顺应四川发展大势,以“制造”泡菜闻名的眉山,正拓展延伸“制造”领域,树起发展的又一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