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金茵茵 徐远刚 眉山频道 曾永丽)自省人社厅安排部署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以来,眉山市人社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实施“四三三”工作法,规范对接省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群众评价和监督,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关切,不断提升办事群众满意度。
“四个到位”实现评价全覆盖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好差评”工作领导小组,市、县(区)局一把手为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相关科、股(室)和经办机构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窗口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二是宣传培训到位。实地走访,了解痛点堵点难点,组织区(县)负责人员召开“好差评”工作专题培训会,就工作目的、设备使用等进行宣传和实操培训。
三是评价设备安装到位。积极响应,及时统计设备需求,按需供给设备,专人指导安装,面对面操作示范,全市485台签名板(评价器)已下发市、区县经办机构,畅通省、市、县评价渠道。四是评价事项落实到位。对129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再梳理、再优化,做到材料再精简、时限再压缩,确保评价服务事项落地落实。
“三个抓实”实现流程全监控
一是抓实月月通报制。“好差评”工作实行每月数据情况统计分析,各县(区)定期报送评价数据和开展情况,市人社局党组会每月研究通报,强化督促督导。
二是抓实动态监测制。“好差评”工作实施数据动态监测和实时监控监测,数据监测专人专管,发现差评立即反馈县(区)和市局相关经办机构处理;市本级窗口已接通全国人社服务大厅监测指挥平台并正式运行,部、省人社系统可实时监控开展窗口巡查,县(区)窗口实体大厅即将逐步全国接入监测指挥平台。
三是抓实整改回访制。市人社局相关科室定期不定期对全市“好差评”工作进行暗访督查,及时通报情况。出现“差评”的第一时间予以回访核查、记录、整改,并迅速跟踪、定期回访,确保整改到位。
“三个结合”实现奖惩全量化
一是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好差评”工作中,因个人原因“差评率”较多的,当年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若被确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和不称职(不合格),按规定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或不享受正常调资。
二是与干部调整紧密结合。市、县(区)局将“好差评”工作与干部职务职级晋升、交流调整等结合,“好差评”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凡干部因主观原因出现差评或其他严重情况的,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
三是与评优评先紧密结合。评价满意度高的,在评先评优方面优先予以考虑,年度考核可优先确定为优秀等次。凡干部因主观原因出现差评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