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樊邦平 文/图
2月25日16时,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牌子正式在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挂出,此举标志着国家乡村振兴局这一备受关注的国家新机构正式公开亮相。
在几千公里外的四川眉山,看到这一消息的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乡村振兴局局长徐远谋长舒了一口气:从此以后,天府新区眉山片区的改革和探索将与国家同频共振,整个乡村振兴局的工作也将不再孤单。
2018年10月,为了整合资源,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在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指引下,将辖区内的涉农部门整合,成立了乡村振兴局,率先迈开了乡村振兴的基层探索步伐。
省委农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四川首个基层乡村振兴局,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乡村振兴局的诞生为四川的乡村振兴事业趟出了一条基层路径,这一先人一步的改革勇气,必将激励全川未来的乡村振兴事业。
成立:借编挂牌低调运行不敢印名片不敢做宣传
作为先人一步的探索,事实上,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乡村振兴局的成立并非一帆风顺。
时间回到2018年10月,彼时的天府新区眉山片区正站在十字路口,随着实质化运行步伐的加快,这一新兴之区迎来了从纯粹的经济区域向类行政区域的转型当口,而如何处理基数庞大的“三农”问题,也成为了新区管委会决策层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作为四川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府新区眉山片区肩负着多项国家使命,2018年新区实质性运行后,确立“天府公园城、眉山创新谷、开放新高地”的总体定位,明确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数字经济、高端服务等产业及总部经济的目标。
但与此同时,这片区域内,也有广大区域属于农村,在新区代管的7街道(镇),还拥有农村人口24.8万人,和39.3万亩耕地。
“彼时新区的运行要求是大部制,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涉农部门必须要整合,但要整合全部的涉农部门,不仅没有政策依据,也没有现实的案例参考,这让大家犯了难。”徐远谋向记者回忆,在紧要时刻,新区的决策层拍板,就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据,取名“乡村振兴局”。
“虽然有了名字和机构,但我们又面临着行政编制资源缺乏的尴尬。”徐远谋告诉记者,彼时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刚刚迎来实质化运营,但“三定”方案尚未敲定,行政编制资源极度匮乏,幸运的事,该区域有一个农业园区,有现成的行政编制,于是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便走上了曲线救国的路线,先让乡村振兴局套用农业园区的编制,先把牌子挂起来,把工作干起来。
就这样,四川这一首个基层乡村振兴局便在没有编制的情况下挂牌成立了。
徐远谋告诉记者,由于是新兴事物,他们也把不准上级的要求和精神,也就不敢大肆宣传,连名片都不敢印,低调运行也渐渐成为了一个共识。
“这种低调,也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徐远谋告诉记者,每次到省级相关部门对接工作,他和同事都要被反复质问,乡村振兴局是个啥子局,你们到底是干啥子的,每当如此,他们都要耐心地做解释。
成效:一局统“三农”效率提高一倍多
“虽然在成立初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我们摸准了工作的窍门,改革的动力也就被瞬间释放了出来。”徐远谋告诉记者,与其它县(区)不同,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乡村振兴局的成立,终结了“三农”工作分属不同部门的传统,这无形之中减少了跨部门沟通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通过整合,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乡村振兴局形成了7股室,32名干部职工的工作格局,并以大部制的形式将区域内“三农”工作进行统筹,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乡村振兴局的成立,减少了天府新区眉山片区涉农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将该区域的“三农”工作效率高一倍多,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例,2020年,该区仅用了3个月便完成5个高旱山村2456户农户自来水安装,彻底解决了困扰这些村多年的吃水难题,完成的时间比一般的县(区)缩短一半。
“2018年以来,我们围绕新区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并结合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对外开放等建设要求,推进了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了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农业公园、农业嘉年华等各具特色的农业形态,充分开发了农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徐远谋介绍,通过一局统揽的形式,天府新区眉山片区的“三农”工作连续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2020年,天府新区眉山片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增加值17.24亿元,同比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80元,同比增长9%;粮食产量达到13.5万吨;已脱贫的1634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保持收入的稳步提升和生活富裕;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4%,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
“从最初的不敢印名片不敢做宣传,到与国家的改革同频共振,我们虽然先人一步迈开了大部制改革的先河,并幸运地踩准了时代节拍,但不可否认,在诸多细节和管理上,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徐远谋向记者坦言,乡村振兴是关系着国家未来的重大战略,面向未来,该局还要继续发扬改革精神,勇担国家和时代重任,力争在新时期继续为国家的乡村振兴事业探索出更多可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