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边的坛罐窑遗址 述说青神悠久的陶瓷技艺

2020-05-22 09:02:05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岳华刚  姚粼  记者 樊邦平

四川在线眉山讯(岳华刚 姚粼 记者 樊邦平)坛罐窑遗址,位于青神县岷江东岸的白果乡坛罐窑村一组,主要分布在东至宋家湾、西至岷江河畔、北至佛儿岩大渡寺、南至姚坪山的范围内,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坛罐窑遗址 岷江流域地方民窑代表

遗址上,大多为当地村民栽种的椪柑林地,星罗棋布保存有窑包十余座,地表随处可见碗、盘、杯、盏、壶、瓶、缸、罐等陶瓷器残片和支钉、匣钵、垫饼、垫圈等窑具。

出土器物及标本,胎色以黑色、红褐色和灰白色居多,器表多施褐色、黑色、浅白色和青釉等,器物纹饰以素面为主,烧制工艺极具岷江流域地方民窑风格。

坛罐窑遗址的文物认定,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当时定名为青神县白坡儿坛罐窑址。

2006年3月,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胡昌钰、黄家祥等专家对坛罐窑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坛罐窑遗址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宋代民窑遗址。

坛罐窑遗址,是研究四川岷江流域宋代至清代时期民窑制作工艺和烧制技术不可缺少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建议地方政府和文物部门加强保护,也可以将坛罐窑遗址直接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专家组意见,青神县文管所立即开展了坛罐窑遗址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工作。

2006年6月,青神县人民政府公布坛罐窑遗址为青神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坛罐窑遗址为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坛罐窑遗址 述说青神悠久的陶瓷器制作技艺

发源于岷山南麓的岷江,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古蜀文明,也在青神境内留下了40余公里的丰盈身影,地处岷江古航道中游的白果乡坛罐窑村,位于古代进出川的水陆交通要道。

北接眉山,南邻乐山,西望峨眉,地理位置优越,是古时成都——乐山黄金走廊的关键一环,交通十分便利,加上当地黏土(高岭土)较多,十分宜于建窑烧制陶瓷器。

坛罐窑遗址的陶瓷器烧制历史,可以从山脉、沟冲之中丰富的文化层堆积以及采集到的器物标本,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地仍在烧制陶瓷器的窑厂上,反映出当地陶瓷器的烧制技术工艺,至少由宋代延续至清代末期,并不断得到改良和完善。

坛罐窑遗址的陶瓷器制作原料,主要为当地的高岭陶土、瓷土,器物造型有碗、盘、杯、盏、壶、瓶、缸、罐等二十余种,釉色以青釉、黑釉、酱釉、白釉、乳白色釉几大类为主。

青釉类瓷器呈色较为丰富,分为青、青黄、青灰、青褐、青白等,器物纹饰以素面为主,但也有少量印花草叶纹、绳纹器物发现。

在同时代窑址中,同时烧制这几种釉色陶瓷器的窑址较为少见,白瓷窑址在四川地区更是较少发现。

因此,坛罐窑遗址也是古代四川黑瓷和白瓷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窑炉种类有始于战国时期的馒头窑(圆型窑),和始于商代的龙窑等形制,根据残片判断,烧制火焰走向有直焰窑、倒焰窑、平焰窑等。

装烧方式主要有装匣正烧、支钉叠烧、垫圈隔烧和石英砂间隔叠烧四种方式。

同时,根据窑包堆积物判断,瓷器与陶器应为同窑烧造,制陶和入窑装烧工艺流程较为成熟。

坛罐窑遗址 述说青神悠久的茶文化

近年来,县文物部门在坛罐窑遗址调查工作中,先后多次发现了具有北宋时期风格的黑釉瓜棱水盂(笔洗)、茶盏和茶碾(茶叶研磨器)等瓷器标本,这些都属于是较为重要的发现。

盂,一种文房用具,除用来给砚池添水、洗笔外,更多的是带有观赏陈设的性质。

在明代以前,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基本以煮茶、煎茶、点茶为主,不像现在喝茶是直接用开水冲泡,古人在饮茶、斗茶时,首先要将茶团、茶饼、茶叶研磨为粉,因此茶碾也成为古时重要的茶器之一。

在坛罐窑遗址,大量发现水盂、茶盏和茶叶研磨器标本,不仅印证了青神悠久的种茶史,也反映出至少在宋代时,茶文化已经在青神这片神奇的土地发展得相当成熟。

可以遥想,在北宋时期,少年苏东坡正在青神中岩书院求学,或许他书桌上摆放的正是在坛罐窑出产的瓜棱水盂吧?

当然,黄庭坚在中岩玉泉品茗三月,乐而忘返,曲水流觞挥毫书写《玉泉铭》时,所用的茶具,那就更应该是坛罐窑生产的精品了。

坛罐窑遗址 关于“龙脉”美丽传说

在青神,还流传着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传说。

据今年已79岁高龄的白果乡坛罐窑村一组村民杨金安,白庙村一组刘明辉(86岁)老人讲述,他们自小就多次听父辈们讲过,在很古老的某一个朝代,皇帝非常相信风水术。

有一天,有一位知名术士告诉他,在岷江流经川蜀之地青神境内,今坛罐窑村白坡儿山脚时,远远看去,好似一条白色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将龙头伸入岷江饮水,而此处又恰恰是“龙脉”所在,若不及早铲除,恐生反寇,危及皇上大好江山。

皇上一听大惊失色,忙问该如何是好?

术士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此事不可张扬,但也不得不防,只需在白坡儿建窑,以烧制陶瓷器名义,用大火将其龙脉烧断,便可保皇上江山皇权永固。

这皇帝听术士说得有道理,便密令地方官府在今白果乡白坡儿坛罐窑村一带,建窑四十八座,其规模一直延伸至今天高台乡麻柳村黄土埂瓦砾山窑址(黄土埂窑址已于2012年列入青神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也就是说过去坛罐窑表面上是在烧制陶瓷器,实则是为了烧断白坡儿的龙脉,以防止这个风水宝地出什么改朝换代的新皇帝。

今天,站在青神岷江大桥上眺望白坡儿,遥想千年之前的满山窑场,民工们挑水取土,窑工们捣泥转坯,施釉装窑,庄重点燃熊熊而起的焰火,薪火映红了窑工的脸,络绎的瓷匠、挑夫、船工、兵丁,忙碌穿梭于岷江河畔的这座美丽的小山村,那场景是多么的波澜壮阔,激荡人心。

自坛罐窑遗址被发现后,还没有进行过正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只是从遗址表面文化层堆积中采集到的标本上,反映出坛罐窑遗址的烧制史至少是从宋代就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时期,与1986年发现、2008年开展过正式发掘的乐山五通桥西坝窑属于同一时代古窑址。

器物造型和烧制技艺有共通之处,但又各具特色,均在四川乃至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要想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坛罐窑,只有通过开展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才能真正了解坛罐窑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为发展集体经济,聘请外地技师指导,重新在岷江边的坛罐窑村筑窑恢复了当地陶瓷器的生产,后该窑转让给当地村民经营。

据最后一任窑主杨全章老人回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坛罐窑生产的水缸、酸菜坛、酒坛、油罐、花盆、盐巴盒子等陶瓷器产品有二十余种,因产品具有火候老、釉均匀、无裂纹、无砂眼、内外壁光滑便于清洗和耐酸碱等特征,在当时的乐山地区一带都较为有名,产品一直都供不应求,十分畅销。

一直到2009年,因坛罐窑遗址适合烧制陶瓷器的高岭土资源枯竭,才不得不停止了坛罐窑的烧窑史。

目前,在坛罐窑村,仍有杨树清、杨文强、杨志强、杨志平、宋化俊等村民能熟练掌握选土、练泥、制坯、施釉、晾干、入窑烧制等陶瓷器制作工艺。

昔日坛罐窑遗址 如何融入今日美丽的乡村文旅中

瓷器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代代相传,坛罐窑遗址上的每一片残片,也都烙刻着一段历史,承载着青神千百年的历史文化。

勤劳智慧的先民,在岷江边筑窑烧制陶瓷器,它的规模与艺术成就,已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地方,因为有了文物的装点,就有了历史底蕴和引以为豪的文化自信。

作为第一代蜀王蚕丛故里的青神,正因为有岷江这条美丽的母亲河,滋养着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这一方百姓,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明历史。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只有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积极探索地方特色乡村文化振兴之路,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建设陶瓷博物馆、陶艺工作室、陶艺体验馆等文旅融合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能塑造青神美丽乡村的新风貌,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