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眉山讯(潘建勇 郭侨 余莉记者 文铭权 樊邦平 方旭)2月4日当天上午10点半,王某戴着口罩,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走出仁寿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楼。从确诊患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到治愈出院,一共用了11天。这11天,对王某来说,是一场疾病的治愈,可对所有为了能让他痊愈而一直坚守的党委政府、医护人员来说,却是一场艰苦的战斗。2月6日,川报观察记者对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了独家专访,为大家揭秘,眉山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是如何康复的。
“多亏了大家的努力”
“恭喜你顺利出院,回家了以后也要多运动,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哈!”主治医生的再三叮咛,也未能阻挡王某眼中溢出的灿烂笑容。
“我回家再自我隔离10多天,等疫情过去了,就在仁寿找份工作,好好过日子。”出院当天,王某的精神很好,说话语气明朗,“感谢”二字不知道说了多少遍。
说起刚刚过去的这些天,王某感觉仿佛还在梦里。从疑似到确诊,从入院到出院,他的心情可谓跌宕起伏。
王某是1月22日从武汉回到仁寿的。在社区干部入户排查时,因体温偏高被送到仁寿县文宫镇中心卫生院,随后被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眉山市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他的家人等20名密切接触者也被全部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当时心情非常低落,一方面不愿意相信自己受到了感染,一方面自责不该回来,连累了不少家人和朋友,同时又十分担心这个病还能不能治好。”王某告诉记者,幸亏有耐心的医生和护士不断开导他,为他做心理疏导工作,让他渐渐从愧疚、自责与灰心丧气中走了出来,乐观积极的与病魔斗争。
“有一天,我看了新闻里报道的疫情,心里止不住地难过,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王某不好意思地说,“当时医生和护士轮番前来给我做工作,让我一定要树立信心。唉,现在想起来,多亏有了他们,我才能顺利调整心态,度过难关。”
“也多亏了家乡党委政府从上到下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刚回到仁寿,社区干部就上门为我量体温,才得以及时发现了我的病情。住院以后,各级领导多次前来看望我,鼓励我,为我的治疗提供各种保障。这回患病,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我为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正如王某说道,病毒并不可怕,一个人生病,一群人在努力。只要有健康的心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这一切都可以战胜!
夜以继日与疫情抗争
“我们是眉山市的定点救治医院,疫情发生后,医院党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包括呼吸、感染、重症医学、影像等专业的专家队伍,其中救治专家组26人,后备专家组32人,攻坚组26人。每天,医院都要组织专家组对在院的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病例讨论,分析病情变化,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相关的医院感染控制、心理疏导、中医中药等措施同步跟进,综合施策。”仁寿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志鸿介绍。
王某被隔离的11天,也是医护人员忙碌的11天。
从王某住进隔离病房开始,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整个科室的医护人员也同他一起“隔离”了起来,他们也再也没有回过家,没有出过医院的大门。
基础护理、配药、雾化……治疗的程序在王某看来单调又枯燥,但背后医护人员的付出却远远不止这些。
“每2个小时为患者监测血氧饱和度,每4个小时为患者监测体温,护士每进去病房一次,都会趁机与患者谈心聊天,让他放宽心,一心一意配合治疗。”该院感染科护士长夏雪容说,为了让王某不“胡思乱想”,专门为他制定了一份“作息时间表”。起床洗漱、吃早饭、吃药、原地跑步、听音乐……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10点半,监督患者一项项“任务”完成,而医护人员的一天却远远没有结束。还要总结、分析、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等,每天,医护人员办公室的灯都亮到深夜。
“第一天,我说想吃猪肉炖粉条,医院的工作人员就就专门给我送来。真是让我太感动了。”回忆起这些小细节,王某觉得这11天,既慢又快。慢的是盼望痊愈的心情,快的,则是医护人员留给他的温暖,还记忆犹新。
王某已经走出了病房,而广大党员干部和医护工作者们还在继续坚守。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战胜疫情,让更多的患者康复回家,吃上想念中的美食,过上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