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大喇叭里,再也听不到您的声音——追记高家镇英头村党支部书记郑少华

2020-02-04 20:03:09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记者 文铭权  樊邦平

四川在线眉山讯(记者 文铭权 樊邦平)2月3日,由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代管的仁寿县高家镇英头村党支部书记郑少华,因连续奋战疫情防控一线13天, 劳累过度脑出血不幸倒在村办公室桌上,年仅48岁。

消息传来,眉山市及省内外各地群众纷纷在网上自发悼念。记者在从对当地干部群众的采访中,还原了这位有着26年党龄的优秀返乡农民工党支部书记,在鼠年春节里的真实表现。

唯一的一次“脱岗”只在去世时

“我是11点49分发现他倒在村办公室办公桌上,面前的电脑屏面一片空白,看得出是刚刚把电脑打开就出了事。”英头村村委会主任骆平根回忆起2月3日的场景。他当即拨打120。当日13时50分,郑少华经医院抢救无效离世。

“其实在我之前,郑支书还有多次机会被发现以便及早抢救的。” 骆平根眼里噙着泪水,很是自责。

“早上8点,我就听到他把村文化服务中心的喇叭打开,播报县里关于禁止(高家)场镇赶集的通告,老远都听得到。”与郑少华同组的2组组长刘志伟说,9点半左右他给郑支书打过一个电话,是想问向2组执勤点执勤人员发放的口罩什么时候送过来,结果电话无人接听。“当时就想他头天晚上很晚还在安排各组的执勤情况,是不是播放广播后去睡回头觉了,就没有再打电话,也没有在意。” 刘志伟说。

当日上午10时左右,4组组长高明德前往村办公室领取口罩。“我看到楼上的村办公室开着的,喊了几声名字无人应。”急着去执勤的高明德看到郑少华的摩托车停在下面,口罩就放在尾箱里,便自行取了两个赶往执勤点。

“这是这十多天以来,郑支书唯一的一次‘缺岗’!”当日一大早,骆平根就和往常一样,先后前往村里多个执勤点巡回检查。“在这之前,我每天都会和支书在多个执勤点交集碰到。而当天一次都没有碰上,实在是太反常了。” 骆平根说,正是郑支书平时的太操劳,让大家都疏忽了。“大家都以为他在忙里偷闲休息一下,因此不愿打扰。”他说。

据骆平根介绍,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郑少华每天工作极有规律:早上8时,是雷打不动的放喇叭,大声武气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上午9时,到隔离点看望被居家隔离群众,安抚情绪并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下午13时,挨家挨户开展三轮返乡人员排查、发放防疫宣传单;晚上,村办公室开会,布置次日工作……

“如今,村里的大喇叭里,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骆平根欲哭无泪。

图为郑少华生前工作照

记者了解到,英头村幅员面积达6.58平方公里,全村2185名村民中,长期在外务工并于春节返乡的人员达680多人。对所有返乡人员逐一排查、对7户19人途径汉口的返乡人员实施居家观察、发放防疫宣传单、组织消毒、统计数据……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

从1月22日起,郑少华每天和村组干部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忙的时候经常忙到凌晨2点过,还要到村办公室汇总。”村文书高明东说。

图为郑少华生前工作照

“年夜饭”吃成了“隔夜饭”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郑少华首次没有在家吃上年夜饭。

这一天,他的行程被挤得满满当当——

50岁的一组村民高长彬,因从南京返乡时在汉口站转过车,一家4口被居家隔离。高长彬打电话请郑少华帮忙买点过年菜。二话不说的他立马骑上摩托车,冒着细雨前往场镇采购。“郑支书给我们买来蒜薹等新鲜蔬菜,还有矿泉水、饮料等。我付给他的菜钱也被他拒收。” 2月4日,因符合感触隔离标准刚刚接触隔离的高长彬机激动地告诉记者。

“上午郑支书检查完7个居家观察点准备回家团年时,又接到5组组长电话,说长期不在家的精准贫困户高某正好在家,他又马上骑上摩托车,送去米、油等慰问品。然后顺便又去检查了临近几个执勤点情况。”骆平根说。

图为郑少华生前工作照

英头村以牛角寨大佛寺闻名,每年游客达20余万人次,春节都是旅游高峰期。当日中午,郑少华和骆平根分别接到电话,说该景区来了上百辆私家车。郑少华、骆平根等村组干部立即赶到现场,极力劝返游客。

“我们亲自动手,用钢管将原有的两个景区停车场打围并设立警示标志。一忙就是大半天。” 骆平根说,腊月三十和大年初一这两天,前来的各地游客近万人,郑少华召集村社干部骨干力量,连续两天在牛角寨值守,来一个劝回一个,有效避免了人员聚集。

图为郑少华生前工作照

“郑书记大年三十晚上回去的时候已经是晚上2点过,又冷又饿。不要说没有和家人一起看成春晚,年夜饭更吃成了‘隔夜饭’。”村文书高明东回忆起和郑少华当日在牛角寨通宵值守的场景。

“他是我们全村所有党员学习的榜样!”英头村70岁老党员高彬慧讲,在1月22日开始对全村进行全覆盖排查的前几天,因村组干部人手严重不够,郑少华就动员妻子夏利英和放假在家的女儿徐艳秋,一家三口一起参与排查、巡查和回收口罩。

图为郑少华生前工作照

“英头村本次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很扎实。”据高家镇党委书记鲜兵介绍,1993年,在成都发展种植业的郑少华就主动返乡,先后担任村文书、村主任等职务。2013年起担任村支部书记。个人先后2次被镇党委评为优秀村支部书记,集体3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在郑少华的带领下,该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最近三年,该村新种植枇杷300亩、桃200亩、柑橘100多亩,牵头成立村农旅公司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增收效果明显。引导董光银等贫困户养兔,全村48户贫困户,除2户外,均已成功脱贫。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