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业,仁寿县宝飞镇村民挣钱顾家两不误

2020-04-10 16:43:34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特约记者 郭成钧 记者 樊帮平

四川在线眉山讯(特约记者 郭成钧 记者 樊帮平)“我今天领到了2600多块钱,在家门口上班划得来。既照顾了子女和父母亲,又挣到了钱,一举多得啊。”

4日10日,眉山市仁寿县宝飞镇九龙村2组的文兴梅高兴地说。当天,与文兴梅一起的另6名留守妇女,也分别从老板手中领到了2000至2500余元的务工报酬。

文兴梅她们从事的工作,按件计费,多劳多得。以前曾是贫困户的她,在全方位地扶持下,特别是回乡从事椅子藤编工作后,家中的经济收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扶贫的关键是让贫困群众有持续增收的渠道,因此就业扶贫十分重要。然而,农村就业岗位缺乏,不少人只好选择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便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仁寿县宝飞镇探索就业扶贫的创新模式,利用农村闲置的房舍,将一些企业的车间延伸到乡下建立“扶贫车间”,实现部分农民村口就业,既顾了家又挣了钱。

目前,宝飞镇这些设在“家门口”的工厂,主要有拿原材料回家加工(如家中的椅子藤编)和到厂上班(如服装加工)两种,共有18处,从业人员150余人,其中贫困户108人。

下班就回家,孩子天天见到妈。

4月6日下午5点,在宝飞镇一处“扶贫车间”,9名女工正忙着赶制一批裤子,这是将要销往国外的服装。在空着的几台缝纫机桌面旁,几个小学生正专心做作业。

里屋传来孩子的哭声,刘丽蓉放下手中的活儿,进屋把快满两岁的小儿子从床上抱起来。刘丽蓉是邻近汪洋镇人,早年在深圳、上海等地服装厂干过,但自从有了第一个孩子,就一直呆在家里。“想出去但走不了,两孩子没人带,老公又有病,经济比较困难……”

从去年5月起,刘丽蓉又有了工作,那就是四川宣成服饰有限公司在这里设的“扶贫车间”。“大孩子7岁了,在宝飞上小学,下午6点下班后,我就带两个孩子回家,然后做饭。”刘丽蓉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还把一家老小都照顾了。”

刘阳丽是本镇贫困户,老公在建筑工地做砖工,以前她独自带两个孩子,还要伺候有病的公婆,日子举步维艰。进了“扶贫车间”后,她更累了。“我每天下班后先把读幼儿园的儿子带回家,然后做饭,晚上8点,还要到镇上接上初中的女儿,回到家就是9点多了。”刘阳丽说很感谢政府设的这个“扶贫车间”,累虽累,但一年能挣两万多元。

在这里上班的女工情况大致差不多,家里有老有小,自己带着孩子上下班,然后回家照顾老人的情形基本相同。“如果有两个孩子,而且都小,有的女工不得不背一个抱一个,一边还熟练地操作缝纫机!这些女工吃苦耐劳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车间管理人员说。

四川宣成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宣成是宝飞本地人,他早年也是外出务工并积累了一定资本。2013年,董宣成返乡创业,在宝珠社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随即积极响应镇上设立“扶贫车间”,在花湾等村创办了几家“扶贫车间”。

常年在这里上班的女工有82个,只要家里有事都可请假,每天工作8小时,计件取酬,每月有200元生活补助,上满26天还有200元奖励,一个月最低能挣1700元左右。

“通过推行这些措施,让村上及村民手中闲置房屋得到盘活,并有了一份收入;从而降低了企业成本,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对于就业人员来说,当然是每月能赚到真金白银了。”镇政府一位负责人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