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齐,泰山移!青神杨柳漕村美丽“蝶变”引领幸福生活

2021-01-25 16:41:11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余文 眉山频道 邹钰

四川在线消息(余文 眉山频道 邹钰)温婉如青,宁心颐神,青神县,川西平原西南边缘的青衣沃野!

山清水秀,悠远绵长,瑞峰镇,跨江而治底蕴深厚的宜居乡镇!

灵巧动人,热情向上,杨柳漕,岷江西岸逆袭求变的希望村落!

隆冬时节,置身于瑞峰镇杨柳漕村,阵阵暖意涌上心头!蜿蜒绵亘的瑞西路如银丝带般通向家门,整齐划一的太阳能路灯如卫士般照亮前行路,轻香摇曳的繁花如彩蝶般舞动美好生活......

驻足停留,放眼远望,这个被酸、甜、苦、辣渗透的小山村彰显出大情怀,这个被勤劳、质朴、坚韧、团结浸润的小山村迸发出大前景,为青神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动力,为青神县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智慧,为青神县凝心聚力拔穷根、攻城拔寨奔小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瑞峰镇杨柳漕村一派生机

穷乡僻壤、贫瘠荒山,艰难苦楚、令人心寒,这是5年前瑞峰镇杨柳漕村的真实境况。“当时相当难,就是一个穷旮旯角落。没有乡道,更不要说县道了,出行都是问题。”“那个时候,尽是荒山,根本不敢谈产业,生活苦得很。”谈及过去,当地许多父老乡亲用“穷苦”二字为杨柳漕村旧颜“画像”。作为市级贫困村,全村有66户172名贫困户。

瑞峰镇杨柳漕村位于岷江西岸内陆深丘地带,海拔500米,幅员面积约7.80平方公里。这里土壤大多呈碱性,有机质含量少,土地生产力和承载力低,干旱和涝渍并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纯粹靠天吃饭,再加之交通不便、劳动力缺失,对内留不住人,对外引不来人,这些瓶颈让杨柳漕村的发展有些难......

如何“突围”迈出脱贫步伐的第一步?这成为了杨柳漕村第一书记何勇和党支部书记吴永福思考最多的问题。

▲杨柳漕村道路通畅

“组与组之间通行都要绕道其他村,那怎么能行?”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这句看似普通平常的口头禅却成了何勇、吴永福心中的“重头戏”。

万事开头难!修路涉及的土地和资金成了“拦路虎”。扶贫干部开会讲,早晚说,团结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等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然而,拟建道路沿线依然有老百姓情愿守着荒地饿肚子也不愿让出土地修路。难道全村修路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

心之所系,行之所至。修路始终是何勇等人牵挂的一件大事,于是村上改变方式方法,改“说”为“做”,花钱邀请修路“赞成户”代表和“反对户”共50余人体验了一次“高铁一日游”,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修路的必要和通路的好处。在高铁站旁召开的现场会上,大家逐一发言,互相做工作,反对之声越来越少,最终所有人达成了修路致富的共识。

说干就干!村上争取到资金后,道路建设项目采取多点同时作业的方式推进,家家户户投工投劳,仅用38天,没花一分钱的征地补助(连青苗补助都没花),一条长6.1公里、宽7米,从杨柳漕村到青神县西龙镇高铁站的“瑞西路”毛路全线贯通。

人心齐,泰山移!当地干群一条心,见证了10多公里的产业道路从无到有,20多公里的主干道从窄到宽、从暗到亮的蜕变升级。

▲杨柳漕村村民喜笑颜开

产业发展是增收富民的根本之策。路通了,产业发展也要紧紧跟上,但过程却让何勇、吴永福等人走了不少弯路......据了解,80年代的杨柳漕村曾是乐山苏稽蚕种场养殖基地,是青神县“千担茧”示范村,村两委试图依托蚕桑养殖经验发展蚕桑产业,但因缺少劳动力遭遇第一次失败;后来,他们试图发展花卉产业打造“杨柳花湖”,但因缺少科学规划再一次失败......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两次失败的尝试让扶贫干部意识到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要发展产业必须有符合实际的精准科学规划。

2016年,杨柳漕村请来专业公司对全村每一个山头、每一片区域进行测土,村上党员干部勠力同心,无数次跑农业、发改、规划等部门,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经过商讨,何勇和村两委干部们共同拟定了杨柳漕村的“农旅结合,种养结合”的长远发展规划。

美好蓝图已绘就,干群齐心再上阵。

一方面是落实项目扶贫。一是养羊,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3只母羊,全村有十几只公羊,现在有12户贫困户已经发展成每年出栏二三十头的大户,每年获利6万余元;二是种果,给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了几十株桃李和晚熟椪柑种苗,非贫困户以7元/株的价格购买,现在全村散户种植的桃李椪柑连片形成精品果园500余亩。

另一方面是大力引进业主。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环境持续向好,吸引了众多业主扎根,将荒山变成“宝地”:涛哥哥农牧有限公司流转土地4000余亩打造种养循环奶牛牧场;蜀元精品果园600余亩椪柑产值过千万;绿众食品厂让51亩荒地摇身一变成为“金窝窝”,天猫、京东争相销售其产品;晓容家庭农场350余亩优质藤椒园长势喜人……

现在,杨柳漕村的奶牛、桃李、椪柑、藤椒等特色农业产业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每到成熟丰收季,桃李透红,藤椒飘香,一派生机勃勃之景,村民也可在家门口采收务工,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

就这样,杨柳漕村干部群众不等不靠,村民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天道酬勤,在2016年年底,杨柳漕村实现了整村脱帽。

摘帽后,为坚决守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方面,何勇、吴永福等村干部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

这让杨柳漕村6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杜国民感触很深,打开杜国民的朋友圈,表达最多的就是“感恩”二字。杜国民说:“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好,我们家的危房改造了,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有了奔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更要用勤劳的双手让生活过得更好!”

▲杨柳漕村涛哥哥奶牛场

另一方面,村两委积极思考,继续在产业帮扶上下功夫,补齐村集体经济短板。2019年,村上通过“奶牛代管”模式以村集体名义与涛哥哥奶牛场合作,盘活了“睡”在银行的产业扶持基金,所得收益20%量化给脱贫边缘户,20%用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60%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功变“输血”为“造血”。

“奶牛代管”模式的运用也让扶贫干部意识到,要想让脱贫攻坚“造血”有“源动力”,党的村级组织必须要有力量。为此,杨柳漕村在村党支部引领下,培养了一支“永不撤退的扶贫工作队”。

2020年还组建了集生产经营、村务管理、公益服务于一体的扶贫互助合作社——青神县扬光生态农业专业社,在“奶牛托管”的基础上,筹集入股资金37万元,以每头2万元的价格购买奶牛,并与涛哥哥农牧有限公司合作探索“3113”种养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即“三种资金一套管理,一种合作三方受益”),采用“农户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与企业合作→所得收益按比量化给农户”的合作方式。

如今,每头奶牛每年保底收入可达2000元。与此同时,由驻村工作组牵头,积极帮助涛哥哥农牧有限公司成立下辖于村支部的企业支部,真正使村企合作,群众脱贫,集体发展有组织保障。

百尺竿头加把劲,村两委还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持续提升整村外围村容村貌。全村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每月开展“村庄清洁”活动。目前,全村田园牧歌种养循环综合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走在全县前列,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9%,户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安装稳步推进,星级文明户评比广泛开展,全村精神面貌提振上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