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村美民富产业兴 乡村振兴入画来

2022-01-10 18:28:0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文铭权温选鹏 眉山频道 谭笑非

四川在线消息(温选鹏 眉山频道 谭笑非)入冬以来,眉山市彭山区乡村一派丰收的景象:从黄丰镇的柑橘园,到谢家街道的泽泻田,采摘果子,抢收药材,一派火热的景象。而在彭山区观音街道和公义镇的葡萄架下,村民们正忙着修枝、换种、更换现代种植设施,十分忙碌。

这是彭山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举全区之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个生动场景。如今,在彭山区,一幅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彭山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做优现代农业产业

让村民动起来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彭山区聚焦现代农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该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牢牢牵稳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打造有特色产业的新乡村。

近段时间以来,彭山持续多日晴好天气,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的图景。在广大乡村的田间地头,播种、抢收、换种等成了村民的冬忙农事。

“正在换种阳光玫瑰,它易储存、运输,而且口感好。”在彭山区观音街道果园村1组,果农杨建华正在忙碌,“根据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这个品种还不错”。

彭山区观音街道果园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种植葡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近来,村民们都十分忙碌,有的在忙着搭建避雨设施、有的在进行葡萄苗换种,有的在除草、浇灌,冬日的暖阳洒在宽阔平整的土地上,到处显得生机勃勃。

据了解,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服务,彭山区以果园村为中心,先后发展夏黑、美人指、阳光玫瑰等优质葡萄,2020年,该区葡萄产量2.85万吨,产值3.99亿元,带动了产区农民增收致富。如今,群众的收入高了,腰包鼓了,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形成了好习惯,果园村是有名的“四好新农村”。果园村入选全省十佳生活富裕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乡村振兴经验在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活动上交流推广,为全省唯一。

“彭山区坚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稻药、葡萄、柑橘等优势产业,着力构建‘6+3’产业体系,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葡萄现代农业园区获评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700余个,‘三品一标’保有量达20个。”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聚焦现代农业,打造有产业的新乡村,让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该区充分发挥彭山葡萄现代农业园区五星级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全区特色水果面积达13.2万亩,产值10.5亿元,公义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同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全区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3.5万亩,粮食作物扩种超过2万亩,全区生猪出栏24.38万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9.11%,公义镇获评四川省“五良”融合稻药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不仅如此,该区东西两翼规划布局果品集散中心,库容量能突破4000吨,省级、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5家,全区农村电商网络销售达到3.2亿元,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27亿元,产业链条日益完善。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让村民乐起来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还有休闲健身的设施,我们一有空就来锻炼身体。”近日,在彭山区谢家街道义和场社区,村民郭富梅乐呵呵地说道,现在乡村也越来越好看,产业发展越来越旺,大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近年来,彭山区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聚焦生态宜居,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该区创新工作模式,着力整治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4.1%,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的行政村达100%,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占比达100%。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路边整治、岸边美化、林盘提升、散居治理方式,今年以来,全区农村地区共拆除违搭乱建360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约1.6万处,新增绿化约28万平方米。不仅如此,该区全面完成全域公交改革,打造“寿乡公交2元畅行”运输服务品牌,有效实施“照明工程”,安装太阳能灯4200组,新增接通自来水农户940户,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保乡村常态化清洁。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今年以来,彭山区聚焦乡风文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文明实践进万家,幸福长卷话党恩”“同唱一首歌,共绘百米长卷”“一勺米,百家粥,百家菜”等文明实践活动880余场次。同时,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实现区级文明村镇创建全覆盖,岐山村“幸福公约”入选四川省100条最佳村规民约,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盛恩利先进典型;积极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方式,实施“总分馆制+农家书屋”计划,坚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将“长寿文化”“忠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演出交流活动103场次。

不仅如此,该区以实施农村聚居点治理攻坚行动为契机,搭建“1+3+N”组织体系、实施基础实施提升“五化四改”,规范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143个,创建省级以上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同时,积极完善组织监督机制,建立区镇村“三级监管”机制,编制权力、责任、负面“三张清单”,“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和“三务公开”指引,全面推广村级事务“三委会审”,切实保障村级民主,不断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建设富裕、美丽新乡村。

拓宽增收渠道

让村民富起来

“村里种植猕猴桃,比以前单纯种植水稻、玉米收入高多了,而且,我们通过在猕猴桃基地务工,还能挣到钱补贴家用。”56岁的谢家街道悦园村1组村民张术安十分感慨,通过种植猕猴桃,张术安一家成功脱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千方百计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彭山区制定《彭山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办法》,建立稳定防致贫防返贫的长效监测机制,组织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坚持落实“四不摘”工作要求,将扶持对象扩大到“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继续保持低保等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保障城乡低保户5146户。同时,进一步落实现有教育、医疗、住房等普惠性政策,持续实施小额信贷贴息、雨露计划等76个乡村振兴衔接项目,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近年来,彭山积极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广大农村培育和扶持返乡创业带头人,辐射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增收;培育电商销售人才,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彭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彭山区充分发挥优秀职业农民示范引领作用,结合省农科院专家教授帮带指导,引导农户发展标准化、现代化农业。截至目前,帮助农户引进和改良品种12个,带动40余户农户申请创建标准种植园。积极探索产业链开放共享模式,建立“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带动机制,利用家庭农场联盟、果业商会、数字农业服务平台等资源,完善供种育苗、运输流通、市场营销等全链条服务,扶持农户1万余户。

大笔绘新图,乡村日日新。下一步,彭山将继续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展现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打开新局面!

赵会/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