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张玉 眉山频道 白杨)在东坡区东南方向,岷江和玻璃江的冲积平原上,东坡区永寿镇坐落着一个风景如画、民风淳朴的古镇——罗平。
一直以来,罗平古镇都备受上天眷顾,曾经,它是重要的水陆码头,商业发达,市井繁荣,会馆寺庙众多;现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它的水运优势虽然不在,但古镇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依旧热闹非凡。
△侯建明 摄
百年古树见证昔日繁华
3月21日上午9点左右,历经风霜的罗平古镇早早地从睡梦中醒来,和古镇上纯朴的人儿一起迎接灿烂的阳光,古镇上60岁的居民甘建伟和朋友像往常一样来到古街上的一家茶铺子里喝茶。
茶铺院坝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罗汉松,儿时的甘建伟时常和小伙伴一起在树下捉迷藏,如今他已经渐渐老去,罗汉松却依然如几十年前一样枝繁叶茂。其实,有着这般感慨的远不止甘伟建一人,古镇的老人都羡慕罗汉松的“长寿”,可以成为罗平古镇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
△古镇上的人们渐渐老去,罗汉松却一直伟岸、年轻
查阅资料发现,罗汉松多见于1000多米的山腰地带,耐阴惧寒,喜温暖湿润,根部土壤积水过多容易死亡,且生长缓慢,温度低于十三度便停止生长。而罗平古镇濒临岷江河边,地形低平,雨季易积水,本是不适合罗汉松生长之地,这棵罗汉松究竟又是为什么能够生长得如此茂盛?在它的背后究竟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史料记载,明代成化十五年,眉州太首徐仁,在城东寻找经元末战乱荒废的苏洵墓时,在罗汉场(现隶属于永寿镇)见罗汉寺建筑庄严宏伟,心生敬仰,即令人从广东引进罗汉松遍植于罗汉寺内外。但多数罗汉松因积水死亡,现仅存活一株八米多高的罗汉松在场镇中原马家大院内,500多年来,罗汉松一直屹立与此,俯瞰着古镇发生的一切。
△侯建明 摄
老《眉山县志》记载: 永寿又名王家场,位于东坡区东南十公里之处,起名源自《诗经》“以介眉寿”希望人们永远长寿之意。苏辙在《先伯父墓表》文中就已提及,可见其历史悠远。
罗汉松所在的位置位于古镇南十里处,旧时的水路码头太平场。古时的太平,环境幽静,古刹丛林,烟波浩渺,风景秀丽。当时的文人归之为“太平八景”,即白果林烟、鱼市斜阳、女儿夜渡、榕荫古屋、罗汉腾月、桥头观水、石碧横江、报恩仙迹。
△侯建明 摄
民国初期,太平码头是成乐水路的交通命脉。集散仁寿、青神、眉山临近乡镇的杂粮、大米、生丝、竹编、竹柴及土烟等。大量的土特产从这里运出去,所需的盐、酱油、布匹等日常百货又运回来。经年累月,客船、货船来往穿梭越来越多,日停靠船只最多时近几百只。码头的兴旺发达,引来了南来北往的无数客商,招来了大量的劳动苦力。善捕商机的人们沿河建市,码头的繁荣催生了百业兴盛。一时间,太平场摊棚连片,客栈、茶房、酒肆应运而生。
可谓“船家灯火映江荧 ,橹桨拨水入耳清。”每当暮色初染,船只纷纷进港泊靠,整个码头樯桅林立、灯火闪烁。此时,船工们提着马灯纷纷上岸,喝酒、品茶、听评书,整个集镇店铺比肩接踵、茶房酒肆座无虚席、玩友锣鼓深夜不收,这样的景象一直延续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甘建伟至今记得,他和小伙伴一起到河边嬉戏,在河里畅游,在茶铺子里听评书的情景。直到上个世纪中期,随着水位降低,停船减少,加之陆路交通的发达,码头衰落。
△侯建明 摄
千年古寺孕育淳朴民风
虽然历经风霜的洗礼,罗平古镇依然保存完好,传统古镇六街三巷布局完整。主街兴隆街、解放街、正街仍保留原汁原味的生活业态。老街街道均用石板铺成,两侧镶嵌卵石,场镇建筑颇具清代水乡风味。采访当天,恰逢罗平赶集的日子,人们早早地来到老街上进行集市贸易,走在老街上,到处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吆喝声,热闹非凡,闲适地老人们在各个茶铺、茶摊里喝茶、聊天。
古镇的老百姓能够如此随遇而安、乐天知命,和其所属的环境,所受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临近罗平古镇,有一座历经风霜岁月侵蚀而仅剩大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恩寺。该寺占地635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前有宽约三米的长廊。大殿是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前后檐都是斗拱结构,其建筑手法与用材与宋代《营造法式》相当。
据《眉山县志》记载:“报恩寺,治东四十里,唐时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东坡区文管所所长杨宇春介绍,一直以来,对报恩寺的建筑时间都有着较大的争议,2012年,眉山市联合成都市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运用红外线照相手段对古建筑木构件逐一勘察,确切了报恩寺现存大殿的建筑时间为“清同治元年(1862)岁次壬戍孟冬”。
虽然,通过技术手段能够弄清楚报恩寺前世今生,但寺庙所蕴含的独到历史意义,远不能用技术手段所能衡量。为何这座寺庙取名为“报恩寺”,究竟是什么样的恩情值得建造之人用庙堂之礼来回馈?
△侯建明 摄
据庙碑记载,报恩寺起初是一王姓信士为报答母亲养育之恩而建。但听守护人和附近的老人们讲,民间还流传着一夜建成报恩寺的故事。它是忠孝传统美德和真、善、美的历史见证。
相传,有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秀才因风餐露宿感染风寒,走到此地突生疾病,晕倒在高丰村一户龙姓的员外家门口。这天,龙员外到外地办事去了,家里就只剩管家和龙员外的女儿龙小姐。龙小姐不仅貌美如花,还心肠特好,看到脸色苍白的秀才倒在家门口,便急忙吩咐管家将秀才扶进屋里,请来大夫给秀才看病。
经过龙小姐的精心照料,秀才的风寒终于痊愈了。书生姓王,对姑娘救命之恩感激不尽,当即承诺,今生必当厚报。数十天的相处,龙小姐也十分倾慕书生,两人私下约定终身。书生向龙小姐许诺,定会高中回来,征得龙员外的同意,迎娶龙小姐。
皇天不负苦心人,秀才终于金榜题名,当上了一个大官。做官之后的秀才也一直念念不忘远方的龙小姐,但苦于公务繁忙,无法抽身。终于等到回家探亲的日子,秀才欣喜若狂地来到高丰村,然而,却没能见着日思夜想的龙小姐。一问当地人才得知,龙小姐已经上吊自杀了。原来,当年秀才离去后,龙员外回到家中,却听到闲言闲语称龙小姐收留了一个身份不明的男子在家。龙员外大怒,斥责龙小姐不守妇道,丢尽了家族的脸面。龙小姐承受不了,上吊自尽。
秀才听后心如刀割,掩面痛哭,在龙家之女坟前长跪不起,悲痛之声感动乡邻。为报答龙姑娘的救命之恩和一腔痴情,他遣人一夜之间建筑起一殿院,取名报恩寺。
无论是传说还是有着资料作证的言论,报恩寺无疑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一个精神内涵——知恩图报。千百年来,古镇上的人们就沐浴在这样的报恩文化之中,每逢初一十五,人们都要到寺庙烧香祈愿。
△陈冶 摄
竹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现在,青神竹编名声大噪,享誉国内外。其实,一直以来罗平古镇都有着“竹编之乡”的美称。自古以来,古镇太平场一带都盛产慈竹,丘陵平坝郁郁葱葱,被誉为“翠竹之乡”。
早在汉代,这里的人民就利用丰厚的竹资源开展生产、生活用具的编织,如筐、箩、筛之类,随着眉州文化兴盛,呈“释耜而笔砚者十室而九”的局面,特别是唐时眉山成为全国三大刻版印书中心之一(与建阳、杭州鼎足),罗平竹编开始由使用的立体编织转向更具工艺性的平面编织和具观赏性、把玩性的主题编织。竹编农户遂由传统编织生产、生活用具的碎竹、起篾、揉蔑等一般工艺,发展到抽丝、拼图、堆花等精细新工艺。
罗平竹编之精、之奇、之艺,不胫而走。苏东坡进京时,持罗平精编细蔑扇,使京师达官贵人叹为观止。由此形成了罗平竹艺的“眉州东坡扇”、“大东坡扇”,其中以苏东坡喜爱的山、石、虫、鱼、竹、花精编扇面独具风格,大放异彩,供不应求。
改革开放后,罗平古镇常年举办竹编技术培训班,并引导竹编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种(竹)、编、销一体化。80年代,是罗平竹编业最兴盛的时期,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在做竹编,整个镇上,有不少人都在从事竹编产业。竹编的种类有盆、篮、扇、桌、椅等,其中“罗平篾扇”最有名气,有宫扇、排扇、团扇、芭蕉扇、五角扇或字或绘画,如《赤壁怀古》、《唐僧西天取经》、《乐山大佛》以及古今书法家书写的条幅、对联等,产品畅销国内各省和地区,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
然而,到了90年代末,老一批的竹编艺人们年事已高,纷纷淡出。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竹编器具需求市场急剧萎缩,竹编产品的价值逐渐走低,这个承载罗平竹编辉煌历史的市场逐渐衰退。虽然辉煌不再,但家家户户编织竹子的情景却深深印在竹编艺人何志平的心里。由于热爱,当大部分人都选择退出竹编行业之时,他还一如既往的坚持了下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及考察,他决定专注做竹编灯笼。
△何志平希望充满着罗平元素的竹编灯笼,将会在这个“摩灯”时代高高挂起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不断创新,何志平的竹编订单与日俱增,但他却仍然十年如一日的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产品。如今,何志平不断改进的竹灯笼向着竹灯饰发展,并自主创新了竹签灯笼系列。精美的竹签灯笼挂在了很多茶楼、大型古典装修店面、古镇、生态园上,成为了一道别具特色的竹编文化风景线。并且,在何志平的带动下,一些村民重新看到了竹编艺术的现代价值,纷纷加入竹编行业,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充满着罗平元素的竹编灯笼会在这个“摩灯”时代高高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