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果园村:一个产业让群众甜在舌头美上心头

2021-07-16 15:52:18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温选鹏 眉山频道 谭笑非

四川在线消息(温选鹏 眉山频道 谭笑非)一条条宽敞的柏油道纵横交错,连片的葡萄园向远处延展,现代化小区静静矗立……走进眉山市彭山区果园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画卷便展现在眼前。

果园村,位于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面积6.09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小组、2567户。这里地处岷江现代农业园区万亩特色葡萄基地核心区域,葡萄种植面积7000余亩,拥有美人指、阳光玫瑰等48个品种,平均亩产值2.8万元。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1万元。

曾经的果园村,种植的都是玉米、水稻、油菜等传统农作物,糊口尚可,奔小康难。2000年前后,村党支部开始动员村民发展葡萄产业。现在,葡萄种植面积约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果园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果园村”。

在这里,一串葡萄,让农民守着金土地、种出金果果、端上金饭碗,拥有了幸福生活。“种中国最好的葡萄,过城里人向往的生活”,成为果园村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翁光建/摄

一个产业甜在舌头美上心头

夏至过后,果园村的光辉、巨峰等品种葡萄陆续进入成熟季。一串串晶莹剔透、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前来预定的客商络绎不绝。

“果园村的葡萄品质让人放心。”来自福建的客商李先生说,他已经连续好几年到果园村收购葡萄了。

果园村2组,品悦家庭农场内,农场主刘霞正忙着做采摘前的准备工作。一接到客商的订货电话,就会尽快组织采摘,装车运出。

刘霞今年27岁。2006年,12岁的她跟随父母从雅安市汉源县搬迁到果园村。当时,父母主要靠种植水稻、油菜等传统作物养家糊口。

因父亲患有慢性病,一家人生活困难,后来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原本外出务工的刘霞为了方便照顾父亲,选择回乡,在村党委的引领下学习种植葡萄。

“刚开始,我完全不懂怎么种,就跟着村里其他人学。”最初,刘霞在自家2亩多地里种植葡萄,后来慢慢扩大规模。目前,刘霞家一共种植了10亩巨峰、6亩阳光玫瑰,每年能卖20多万元。

凭借发展葡萄产业,2016年,刘霞一家成功脱了贫,日子美满甜蜜。近期,她想再流转点土地,把葡萄种植面积再扩大一点。

在果园村,有像刘霞这样的家庭农场主,也有像杨志明这样的种植大户。

“目前,基地内的玫瑰王葡萄全部被预定了,单价达到一斤12元。”四川果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志明说。

2007年,依托彭山土地流转“四步机制”,杨志明与几个合伙人在果园村及周边村流转了260余亩土地发展葡萄产业。如今,果怡农业葡萄基地发展到500余亩,标准化、设施化、机械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种植方式,引领果园村葡萄产业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

果园村是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彭山区葡萄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域。以葡萄产业为引领,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1万元,较种植葡萄前翻了15倍。果园村入选全省十佳生活富裕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乡村振兴经验在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活动上交流推广,为全省唯一。

翁光建/摄

一个小区环境宜居生活幸福

智能门禁、干净的小区道路、宽敞的健身广场……如果不是小区外连片的葡萄园,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农村安置小区。

2010年,彭山区在果园村探索建立了第一个农村聚居小区——果园村安置小区。370余户、1100余名村民先后从各自零散的旧房屋搬进了干净整洁的小区。

“住在这里,比住在城里还巴适。”小区居民谢敏说。小区居住环境好,自来水、天然气、光纤等通到家家户户,生活垃圾回收站、健身广场等各类服务设施齐全。

68岁的小区居民倪术均也有相同感受。2013年,倪术均从原来的老房子搬进了小区。“这里环境更卫生,离村委会更近,办事更方便,其他没有搬进小区的村都羡慕我们。”倪术均乐呵呵地说。

从散居到聚居,村民矛盾增多,加上部分村民有乱扔垃圾等不良生活习惯,让小区管理面临极大的挑战。

2016年年底,果园村原村主任倪术均退休后,联合其他两名会做、爱做群众工作的村民,组建了“均均和事佬”调解队。从引导居民不要乱扔垃圾到调节家庭、邻里纠纷,截至目前,“均均和事佬”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近百起。

2015年6月,果园村安置小区成立了党支部,下设4个楼栋党小组、11名楼栋长。通过选取有号召力的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有凝聚力的村民当楼栋长开展引导和教育,小区治理有了方向,小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住户很少发生纠纷了,我们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开展活动、宣传政策和收集意见。”担任了8年楼栋长的毛建清说,“大家都说,我们过上城里人向往的生活了。”

翁光建/摄

一个阵地红色旗帜引领发展

果园村葡萄丰收在即,这几天,该村好运来家庭农场联盟党支部书记张雄正忙着统计各家庭农场的葡萄产量,方便向不同需求量的客商推荐。

果园村成立家庭农场联盟党支部的初心,是希望把阵地建在果园里,以红色先锋引领绿色产业发展,帮助小户、散户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葡萄。党支部成立之初,只有7家家庭农场加入,目前,已发展到近100家,总面积3000余亩。

“党支部形成了一套规章制度,统一用肥、用药,统一果品标准。”张雄说,“我们对葡萄实行‘计划生育’,亩产量控制在2500斤到3000斤,单串葡萄重量不超1.5斤,颗数在80颗至100颗之间,严格把关品质。”

党支部还引导家庭农场建立生产台账、销售记录,张贴溯源码,让消费者知道每一颗葡萄来自哪一个家庭农场,吃得放心。正因如此,果园村的葡萄每斤单价能比周边高0.5元至0.8元。

果园村党委书记李永伟介绍,除家庭农场联盟党支部外,村里还建立了自强葡萄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果怡农业公司联合党支部、葡萄聚居小区党支部、回乡创业优秀人才党支部、综合服务党支部共5个党支部。

一面面红色旗帜飘扬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村里近200名党员在不同的党支部中,承担着包括了解民意、技术指导、产业规划等不同职责,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实现“党建引领强产业,干群齐心奔小康”的目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