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眉山首部村级志书40万字 患病老人耗时7年完成

http://www.scol.com.cn  (2016-08-19 17:28:46)  来源:封面眉山  
编辑:卞美旋袁丽霞 王琴  

四川在线眉山频道讯(记者 袁丽霞 王琴)“1967年,广播喇叭安装入户。”“1999年,村内首次安装固定电话。”近日,一部40余万字的洪雅东岳镇《大安村志》正式出版,该书也成为眉山首部村级志书。

《大安村志》

为村写志,在全省都不多见。那这本村志为何人所著?原来,村志出自一位肢体三级残疾,且患有冠心病的74岁老人牟百均之手。

“从2009年开始,我用了7年的时间,2000多个日日夜夜,将村志编纂完成。”8月19日,老人谈起了这条辛苦的修志之路。 令老人非常高兴的是,村志文稿完成后,该县宣传部门专门派人进行了指导,并帮助他把村志编印了出来。

翻开沉甸甸的340多页村志,可以看到该书共设类目32个、分类目141个、条目623个,图文并茂,详述了大安村的800多年的“前世今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文风俗等内容,比如其中地貌、山脉、河流、气候、野生植物、动物、农作 物、粮食作物等都有详细记载,是一本完整的“大安百科全书”。

牟百均老人在山林小屋中

7年时间村志在此诞生

在东岳镇大安村4组,幽幽的山林间,一间古旧的木质老屋便是老人的家。村志便诞生在这里。

屋前种满了花草,屋檐下一个透明的帐篷惹人注目,四周用栅栏围上,屋内放置了一 张书桌,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历史书籍,飘着油墨与陈旧的味道,装订整齐的村志,是老人一生的瑰宝。

40万字,没有现代化办公设备,牟百均老人靠手写整理出全部资料。

为什么会写村志?

老人年轻时曾当过兵,在一次任务中左手受伤,落下终身残疾,退伍后,他便回到家乡务农。一晃几十年过去,女儿们都相继成家,闲下来的他加入了老年协会,没事就去协会里翻翻书,看看报纸杂志。

“我对地方的历史、民俗,尤其着迷。”他说,有次看着书,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要是我能写一本记录大安村前世今生的书籍出来,亲手挖出來 的史料,既可以给后人提供参考,也能让大安村被大家所熟识,那是多么光 荣的事情。

7年前,老人将此想法告诉了周围的邻居们,得到了来自村民、家人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从2009年开始,老人便开始了艰苦的编写历程 。

找素材,是编写的第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凡是跟大安村相关的文字档案,他都摘抄下来。然而,大安村只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村,根本没有太多的可供查阅的历史资料。

有一天,走在村子里,牟百均见到一群正在闲聊的老人,听着老人摆的龙门阵,其中涉及不少大安村的趣事。“他们不就是活教材么? 每个老人都能提供一些原始素材,将对今后的撰写起很大的作用。”

据老人介绍,他共采访了村里10余位老人,他们年龄最小的50多岁,年龄最大的接近90岁,他们介绍了关于村子的地貌、解放前的村貌以及村里发 生的一些大事件。

让老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该村一位80多岁老人王友福,他介绍了大安村的很多细节,其中包括庙宇的情况、位置,佛像的由来等等,非常详细,也很精彩。为了内容的真实性,老人经常要就一个细节反复询问村里多位老人。

为了使村志更加可靠翔实,在该县宣传部门的帮助下,大安村多次召开村民座谈会,寻找知情人收集资料,做了大量考证、发掘、校验、梳理等工作。

“看着这本《大安村志》感觉很自豪,以后介绍我们村可以直接用书。 ”从小生活在该村的80后村民们都说,老人确实很了不起,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躺着都要开完村志修订会

“终于圆满了,总算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牟百钧老人感叹到,因为自己身体不好,从2009 年开始搜集资料编写,直到今年4月初全部写完,期间经历了太多的辛苦。

为了写好村志,有段时间因为老人因为冠心病而住院治疗,但他也满心惦记着写书这件事情。

“他写这部村志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只要没犯病,就坐在那书房内,一步都舍不得离开。”老伴胡家熹说,有次开村志的修订会,正遇上他 冠心病犯了,大家都劝他在家休息,但他坚决不同意。“我们拗不过他,喂他吃下救心丸,背着他到会场,整场会他几乎都是躺着开完的。”回忆当时 ,胡家熹哽咽道。

2014年7月18日,在写作过程中,牟百均因中风倒地,被送往医院抢救 。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此后写字对他而言越来越困难。当大家都以为他会放 弃编写村志时,没想到他依然带病坚持。

“既然决定要写就一定要写出来,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他说,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

为子孙留下精神“财产”

2016年5月4日,对老人来说是特别的日子,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印刷出版的第一本书,当时拿着书,五味杂陈,心里太多感慨。

翻看村志,书中既有大安村的概况、自然环境的概览,又有涵盖历史来历、名人简介,既有回顾党政群团工作及政治选举,又有历史古迹、风俗习惯、流传故事的文化传承,还有农村建设的现实变革……堪称是大安村的一部“百科全书”。

老人说,延续了数百年的各种民俗活动,许多正在渐渐消失,需要记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铭记,村志是帮助村民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精神财富。“但愿村中的年轻人领会村史,接收前辈艰辛奋斗的正能量,为我们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大安村在全县首开先例修村志,令人敬佩。”对于《大安村志》的诞生,洪雅县委书记阳运良表示,该书全面、客观地记述了大安村发展、变化的历史,涵盖宽广,纵涉古今,横及百科,体例标准,行文规范,是一部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好书,要用这部志书教育村民,了解、认识村情、镇情乃至县情,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以激发建设家乡的豪情,为发展大安经济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文化牵线搭桥 ,提升发展实力。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