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招人工智能科技特长生 眉山这所学校探索小初高AI教育全链条

2025-03-28 20:34:4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邹钰记者 底伊乐 眉山频道 谭笑非
手机访问

四川在线记者 底伊乐 眉山频道 谭笑非

日前,清华附中天府学校发布2025年高中招生简章,面向眉山市招收180名初中毕业生,其中学校首次单设人工智能招生项目,招收5名科技特长生。

从招生简章上看,此次招收的180名初中毕业生包括划线录取的160名学生、体育特长生(冰滑)5名、艺术特长生(美术)10名,以及科技特长生(人工智能)5名。

清华附中天府学校2025年高中招生简章内容。

在特长生培养方面,人工智能方向成为最大亮点。据介绍,具备学科特长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领域创新潜质的学生,通过数信思维展示、创新能力考查等环节的综合考核后方可录取。培养方案以双导师制为特色,内容共享清华附中“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探索工作坊”教研开发的《人工智能通识》读本课件系统,打造精品校本课程,并对标名校“AI+”人才培养计划。

“‘科技高中’建设得益于清华体系的深度赋能。”清华附中天府学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杨慧君介绍,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间,学校派张航瑜、王瑗两位教师赴京参与清华附中“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探索工作坊”,不仅通过清华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的讲师认证考核,还深度参与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课件研发。

清华附中天府学校学生进行科技实验。

“近期,北京出台了《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计划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借此契机,我们首招人工智能特长生,也是依托清华附中教育资源让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贯穿小初高全学段。”杨慧君补充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四川省与清华大学省校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清华附中天府学校在“科技高中”的战略定位下,于近日正式获批成为“清华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研究首批研究与实践单位”,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取得新突破。目前,学校已配备智能机器人、建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并开设了人工智能校本课程。

清华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读本。

“自建校以来,学校就开设了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今年逐渐在部分年级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并以《人工智能通识》读本作为课程资源,覆盖小初高全学段。”清华附中天府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王瑗表示,对中小学生而言,课程的普及和大中小贯通培养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助力其在高等教育阶段更好地选择方向并深耕优势领域。“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迅猛,全世界都在一个探索阶段,我们的培养目标也从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能力,转向人工智能素养培育。旨在培养输出具备AI思维、胜任AI技术、具有AI与不同学科深度交叉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学校还计划组建校内人工智能教研团队,依托清华、电子科技大学等资源和师资优势系统学习掌握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及方法论,打造从课程到师资的完整衔接链。“我们致力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统筹推进小初高贯通培养、大中衔接培养的办学模式,正在推进与各高校、企业联合开展AI人才培养或产学研项目。”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清华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担任顾问,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马少平等多位专家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组成主要研究团队。该项目旨在为全国大中小学提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基础资料,构建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体系。

(清华附中天府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