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仁寿县融媒体中心 马竞遥 夏丽萍 眉山频道 谭笑非 曾永丽)
【编者按】以水为脉,聚生态之力,在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之际,川观新闻串联青神堤防屏障、洪雅河湖经济、东坡节水改革、仁寿智慧渠系四大实践,绘就“护水保安全、兴水促发展、活水惠民生、智水护粮仓”的立体治水图景。从全民节水宣传到河长制创新,从地下水资源保护到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这座因水而兴的城市正以系统治理与科技赋能为双翼,书写人水和谐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敬请关注。
春回大地,在眉山市仁寿县广袤的田野间,一条条水渠蜿蜒延伸,将黑龙滩水库的汩汩清流引向农田。作为四川盆地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近年来,仁寿县以“水”破题,聚焦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渠系改造升级,为春耕备耕和粮食稳产筑牢根基。
仁寿县地处川中丘陵腹地,地形破碎、水资源分布不均,过去常因渠系老化、渗漏严重导致灌溉效率低下,“望天田”问题突出。2022年至2024年,仁寿县大力实施渠系改造,整治改造渠道860公里,通过新建节水渠、改造老旧渠、贯通末级渠,构建“骨干水网+毛细血管”的高效灌溉体系。
航拍仁寿县慈航镇新田村渠道
在黑龙滩镇,长达13.3公里、保灌面积达8000余亩的红旗斗渠经升级改造已投入使用。“以前的老土渠渗漏严重,放水要三天才能到田里,现在混凝土渠一天就到,水量还足!”村民李大爷指着自家农田感慨道。
据悉,整个项目还进行了智慧化升级改造,增设了斗渠水位超限自动报警系统、信息化自动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流流速、流量等参数,有力保障农业灌溉以及渠道运行安全和防汛安全。
航拍仁寿县东风干渠
“现在重新整治的红旗斗渠在设计和建设上更加科学和规范,充分考虑了地形、土壤等因素,沿途所有的分水洞都有闸阀,可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受水时间也由原来的10天缩短为3-6天,水的利用系数也从50%提升到了75%。”仁寿县水利局水利水保股负责人叶琨说。
截至目前,仁寿县已更新改造渠道2520公里,进一步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条渠见证水利之变。从“凭经验放水”到“按数据供水”,背后是水利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航拍仁寿县慈航镇新田村
为保障灌溉精细化管理,今年,数字孪生黑龙滩水库平台也正式上线运行。春灌期间,该平台能够实时采集上游来水、水库水位流量以及渠道流量等关键数据,并将这些信息整合形成直观清晰的“灌区水情信息一张图”。借助这张图,工作人员可以对灌区水情一目了然。不仅如此,平台还能结合实际流量与灌区需水情况,自动生成科学合理的调水预案,并精准调控闸门开度,实现对水量的精确调度、合理分配以及高效管理,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黑龙滩管理处供水管理科科长王建康介绍,得益于都江堰灌区一体化调水机制的有力保障,上游来水情况稳定,黑龙滩水库蓄水量充足,已达2.87亿立方米,完全能够满足春灌期间的用水需求。此次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灌区的灌溉管理水平,为春耕生产的顺利开展和农业丰收提供坚实保障。
仁寿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乡村水务建设作为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抓手,不断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全力护航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水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