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残联扶残就业 架起梦想桥梁

2019-07-31 22:01:43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王丽

(四川在线眉山讯 王丽)

青神县罗波乡的残疾人沈永军,通过“互联网+电商”培训,不仅提高了就业技能和就业质量,还坚定了自己就业创业的信心;青神县河坝子镇安家坝村的残疾人段树文通过参加免费竹编培训,如今每个月居家就业能挣1千多元;青神县黑龙镇青竹村的残疾人徐建兵通过"精准量服"不仅圆了自己的创业梦,而且为一群残疾人串联起追求幸福生活的同心圆……

如何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期以来,按照青神县残联的安排部署,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勇于创新,从残疾人最根本最迫切的需要入手,围绕政策、创业、基地和培训等,力促残疾人就业脱贫、创业致富、技能提升,并于日前获得了“四川省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培养带头人

示范引领添干劲

在青神县残疾人竹编培训基地年轮竹艺的生产车间,一片片篾条被编织成造型各异的灯笼。而这些竹编作品,大多出自残疾人之手。

徐建兵是年轮竹艺的经营者,13岁时因为家境贫寒辍学在家,14岁时因为股骨头坏死落下右腿残疾,16岁时参加了村里组织的成教技术培训班学习竹编技术。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他掌握了过硬的竹编技术,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店面。然而,店面的选择、资金的窘迫,让他的梦想有点遥不可及。

2012年,相关部门了解到徐建兵的情况后,立即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并将他的店面选在竹艺店较为集中的南城镇兰沟村,给他发放了创业补助等。“门市租金是政府给的,里面的两台电脑也是政府出钱配置的。”徐建兵回忆道,场地都是装修好了的,他相当于是零成本投入经营。

2016年,徐建兵在青神县产业孵化园成立了“残疾人竹编培训基地”,用他的技术和亲身经历鼓励和带动残疾人克服身体缺陷,发挥各自长处,学习竹编技术,使一些心灵手巧的残疾人通过竹编有了一定收入。“我受益于竹编技术,愿意帮助更多的残疾人靠竹编技术自立自强。”徐建兵说,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培训了360名残疾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

“徐师给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残疾人应当从心里站起来,然后通过努力在生活中自立,才能与平常人平视。”学员曾杰说。

开展技能培训

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7月28日,走进青神县河坝子镇安家坝村6组村民段树文的家,院坝里高高挂在竹竿上的几个原色竹编灯笼很醒目。“现在的政策就是好,从来没想过我这样的残疾人在家里就能挣钱!”段树文满脸笑容地说。

今年60岁的段树文,2014年因为10多年前留下的病根,被锯掉左腿才保住了性命。

2017年12月,得知县里将竹编培训送到了村里,段树文立即报名参加。因为编过家用簸箕、锅盖等,他对竹编工艺有一定的基础,编竹灯笼的技术上手很快,仅学了几天就得到了收购商的认可,同意免费提供原材料,按件计酬回收他编的灯笼。“对于我来说,最安逸的是收货送货都不用我出门,老板亲自上门收,有多少收多少!”段树文一边舞弄着手中的篾条一边说,“虽然我腿残了,但是我的手还可以用,每个月还能‘编’出1千多元!”回想这1年多来自己的变化,段树文表示,多亏了那次培训,让他们这些残疾人学到一技之长,可以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据了解,为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青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残疾人实际情况,与残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竹编技术、椪柑种植、生猪养殖、按摩技术等培训840余人;与县内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培养残疾人的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其技能水平,开展创业培训、“双千培训”、技能培训约30人次。截至目前,已扶持残疾人生产就业约900人,实现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2500人。

提供政策“红利”

扶持残疾人就业

“多亏了村里把我儿子的情况上报给镇里,劳保所的同志还为他争取到了公益性岗位的名额!”7月25日,在青神县瑞峰镇青杠坪村4组做保洁工作的残疾人陈衍志的家人对记者说,儿子因天生视力残疾并患有精神疾病至今未成家,如今还和80多岁的父母居住在一起。“我们年纪大了,照顾不了他一辈子。现在好了,他每个月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领1000多元的工资,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他以后的生计问题了。”对于儿子现在的公益性岗位,陈衍志的父母很满意。

和陈衍志一样,青神县汉阳镇小三峡村8组的杨福安等48名贫困残疾人被安置到了公益性岗位,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近年来,在了解残疾人健康状况、就业需求等情况后,青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加强岗位开发,合理开发残疾人日间照料、寄宿制托养岗位13个,社区巡逻、保洁岗位18个,农村保绿保洁岗位256个,帮扶残疾人实现就业。并且要求优先安置有劳动力能力的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安置残疾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开发岗位的10%,对未达到安置比例的,人社系统不予审批。

此外,该局还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就业专项行动,每年组织县内外企业召开招聘会20余场,提供岗位约1500个,以送岗位到家等形式,实施残疾人就业援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