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底伊乐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眉山如今已形成完整的卫星应用产业链。”6月9日,在第三届眉山市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童庆禧说。
天阔地远,寰宇无尽。大文豪苏东坡曾夜观星象,“月上九门开,星河绕露台”的诗句传诵至今。当下,眉山已成为西南地区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最多的城市,在全国排名第四。千年前东坡的诗句恰似为今日商业航天的发展写下了预言。
大会现场专家分享。(主办方供图)
卫星被称为“天空之眼”。当天,一群掌握“天空之眼”的人齐聚眉山,围绕卫星产业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发展、国际合作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话“星”未来。
“星”方向
今年内再发射10颗卫星
商业航天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辐射面广、产业带动力强、产品附加值高。2024年3月,商业航天被定位为“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里,卫星产业迎来商业化发展新阶段。
6月9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在眉山发布《中国遥感应用事业发展蓝皮书(2025)》。蓝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成功发射至少107颗商业投资的遥感卫星,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带动效益1500亿元。
《中国遥感应用事业发展蓝皮书(2025)》发布。(主办方供图)
目前,国内知名的商业低轨遥感卫星星座包括“吉林一号”星座、“珠海一号”星座、环天星座等。
四川也着力发展商业卫星,相继发射“遂宁壹号”卫星、“绵阳星座”首发星“涪城一号”等。近期,全省出台《四川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该计划明确提出,要构建“双核(成都都市圈、凉山州)引领、多地协同”的空间布局,形成多业态融合的商业航天产业体系,力争2025年航天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2030年达1000亿元。
其中,环天星座就是眉山的代表。作为我国首个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卫星星座,其由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和运营。2022年,该企业相继完成“环天星座”一阶段一期10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组网。
“星瞰河山·视界”产品发布。(主办方供图)
去年,眉山发布《眉山市卫星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明确提出要以卫星应用为牵引,以“环天星座”建设运营为抓手,全力建设全链条卫星产业集群,到2030年底,眉山卫星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并打造成为全国卫星产业示范城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眉山以实际行动稳步推进各项产业建设。去年底,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开园,并于今年4月迎来首个卫星产业链配套项目。目前,产业园已落户卫星企业12家,科研院校研发平台4个。同时,西南地区商业卫星领域最大数据中心——环天云智算中心也即将投用,为区域数字经济提供新型基础设施。
活动现场,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环天智慧相关负责人邹云坤介绍,今年内计划再发射10颗卫星,包括6颗雷达卫星和4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进一步提升“环天星座”的服务能力;10个卫星相关产业及基金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73.35亿元,涵盖卫星制造、运营服务、数据应用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
“这些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眉山卫星应用上下游产业链布局,推动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良性生态体系。”眉山市相关负责人说。
“星”空间
推动卫星应用与低空经济紧密结合
大屏幕中央,“星瞰河山·视界”的启动画面骤然点亮,全场目光瞬间聚焦。
这个由环天智慧自主研发的产品可快速生产三维数字底座,并以此为基础与各个应用场景结合,提供更低成本、更广覆盖面、更高效率的应用平台及服务。“该产品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关键指标上,都具有较好的优势。”邹云坤介绍,它能实现“超高分辨率+AI自动化+多源融合”三位一体,对复杂地物进行亚米级细节还原,“AI自动化提取建筑属性准确率超90%,动态更新周期缩短至72小时内。”
在哪些方面有更大突破?农业农村领域,可建立全域高精度地形级三维模型,合理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防灾减灾领域,能构建灾害三维数据底座,通过分析模拟和预演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城市治理方面,能融合车载和固定物联设备,实现城市全要素实时监测、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分析。
尤其是低空经济领域,其低成本、快速采集更新的优势为低空经济提供精准的三维数据支撑。这一发展方向也获得专家认可,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祖勋指出,“卫星影像必须与航空、地面连在一起,才更有价值。”他建议眉山将卫星应用与低空经济有机结合,打造特色应用场景。
卫星激光通信联合实验室合作备忘录签约。(主办方供图)
此外,眉山与知名高校的校地合作也在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活动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与眉山市人民政府、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电子科技大学、氦星光联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共同签署卫星激光通信联合实验室合作备忘录;环天智慧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马来西亚Karuna集团等签署推广卫星应用项目合作协议。
童庆禧表示,“星瞰河山·视界”依托遥感大数据能力,将打造“数据-信息-服务”全产业链,既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一带一路” 建设及国际合作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