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牵引!眉山融入成都都市圈,这些好消息值得期待→

2025-05-16 17:19:2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邹钰记者 肖莹佩 眉山频道 曾永丽
手机访问

四川在线记者 肖莹佩 眉山频道 曾永丽

成都都市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圈?

这里,人潮涌动——都市圈日均开行动车144对,通勤量超67万人次;

这里,便捷高效——依托“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市民群众少跑腿超过921万人次;

这里,活力迸发——天府大道科创走廊串联起创新共同体,19个跨市域产业生态圈联盟共兴共荣。

5月15日,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举行。这一次,眉山成了“十全十美”的东道主。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李陈 摄)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蓄势之年,也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由成长期迈向提升期的关键节点。来自成都、德阳、资阳的城市主官齐聚眉山,共同审议成都都市圈建设2025年十件大事及其他重点工作,谋划都市圈“十五五”同城化发展规划。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2025年十件大事:

编制成都都市圈“十五五”同城化发展规划;

攻坚实施城际“断头路”打通工程;

合力推进都市圈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

协同推进都市圈产业延链强链补链;

共建共育跨境电商产业生态;

推进成都都市圈“农家乐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都市圈应急联动体系建设;

持续推进毗邻区域交界地带融合发展;

高质量举办成都都市圈建设5周年系列活动;

实施共优都市圈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一直以来,始终把产业同城作为最大牵引,聚力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眉山融入成都、携手德资,成效如何?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正是同城化的带动,去年全市GDP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工业营收上升2位、居全省第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8%、有力支撑眉山在“五经普”中成功晋位。今年一季度,全市GDP增长7.6%、居全省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3%,是全省唯一增速超20%的市州。

产业是同城的“重头戏”。会上透露的一个数据可见一斑:湿电子产业上,眉山60%的企业为成都京东方等龙头配套,产能规模西部第一。

紧密的产业协作,离不开眉山立足区位优化布局。当地着眼对接成都、辐射川南,以国家级天府新区和高能级园区为引领,规划建设天府大道、工业大道两大工业走廊,构建“两区带两廊”工业发展格局。

彭山经开区生产的蚀刻液,主要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铜线路蚀刻。罐装车一路向北,不到一小时便到达目的地——下游的成都京东方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雷同 摄)

创新驱动是眉山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本地高校院所资源少,那就深化“成都研发+眉山转化”模式。会前,与会代表一起调研了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这里是眉山市聚力打造的省级中试平台。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入驻平台的13个项目中,院士项目共有4个,首个项目已成功转化。

就在会议召开前几天,成都地铁传来消息——成眉市域(郊)铁路S5线(以下简称S5线)的关键工程岷江特大桥有望6月完成全部桥梁段建设,7月实现全桥贯通。目前眉山段整体进度超50%,预计明年具备通车条件。

近年来,眉山与成德共同申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一主两辅”项目。眉山国际铁路港去年开行国际班列220列、全省第2,正式挂牌“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成都集结中心眉山基地”,初步形成北有青白江、南有青龙港格局。

在公共服务领域,备受瞩目的四川大学眉山校区正加快建设,首批科研团队入驻。67所成眉学校结对共建。清华附中天府学校实现小初高全学段开学,成为全省唯一面向成都招生的市外学校。

此外,成德眉资跨域通办事项达505项,年办理高频事项超2万件,158项电子证照在23个服务领域实现互认,极大提升了区域间政务服务的便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