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耕”新丨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个育秧中心火力全开,为粮食生产加足“马力”

2025-04-10 21:36: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邹钰眉山频道 曾永丽  李骏豪
手机访问

四川在线消息(熊晓华 眉山频道 曾永丽 李骏豪)人勤春来早,育秧备耕忙。4月9日,走进仁寿县富加镇育秧中心,一条全自动育秧生产线正在运行。该育秧中心今年首次投用。

浸泡后穿着“红色包衣”的稻种,坐着“电梯”上到播种机,工人将秧盘摆放上传送带。随着机器的快速运转,育秧盘相继在流水线上完成铺基质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不到一分钟就已经制作好了十几盘秧盘。

流水线末端,一台橙色的育秧机器人正挥舞着机械臂,快速抓取秧盘,稳稳放入指定位置。秧盘叠到一定高度后,再由叉车运送至暗化室催芽。

“我们采用定向定位播种,更加均匀,每亩还可以节约种子成本25元。”据仁寿县联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涛介绍,育秧中心现有这条育秧流水线,每小时可育秧800—1200盘。同时,浸种采用恒温循环式浸种,浸种时间由传统育秧72小时缩短至12—24小时。育秧中心还建有2间暗化催芽出苗室,安装了温湿度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可满足种子出苗的温度、湿度及氧气要求,有效提高秧苗素质。“第一批出苗率达到了95%。”

和许多育秧中心不同的是,秧盘在经过暗化室催芽后,通过传送带输送至露天秧母田里进一步育秧,这里均匀布置了全自动水肥一体喷淋设备,喷头喷洒出均匀、细密的水雾,将水分和营养输送给各个秧盘。25天后,秧苗即可栽种。

为何会选择传统的室外露天秧母田育秧?杨涛介绍,一是可以大大节约成本,二是严格追求生态可持续的种植场景,露天秧母田育秧环境和秧苗插播后的生长环境一样,自然的光合作用,秧苗植株会更健壮,抗逆性更强,机插后,秧苗返青快,产量更高。

据了解,今年富家镇大部分种植大户选择进行工厂化育秧。当天,佳华家庭农场农场主冉纪中送来720斤种子请育秧中心代育秧。“每盘只需要出5元育秧费。”冉纪中说,工厂化育秧方便以后进行机播,每亩可以节约人工插秧费200元。“现在人工贵,工人还不好找。”

“今年刚启动育秧,我们就接到4000亩的秧苗订单。”杨涛说道,后期规模化育秧后,能满足1.5万亩的秧苗供应。

近年来,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号召,大力推动机械化育秧工作。已在珠嘉镇、富加镇、方家镇建成4个集中育秧中心,今年水稻育秧期间,这些中心将对外大量供应优质秧苗,预计可满足超过6万亩稻田的种植需求,为园区乃至周边地区的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水稻工厂化育供秧是促进粮食生产产业化、机械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园区目前综合机械化率为98%,种植大户机械化率达到100%。”园区工作人员王錂煊介绍,今年园区预计种植水稻约6.2万亩,4月下旬开始进入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