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研究+开发 青神打造“竹里荧光”新名片

2020-11-09 17:11:51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兰婷 李彦斌 眉山频道 邹钰

四川在线消息(兰婷 李彦斌 眉山频道 邹钰)还记得今年3月,火爆全网的四川青神萤火虫吗?青神县为何如此青睐小小的萤火虫?投入如此大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打造?

近日,2020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首届数字国际熊猫节在眉山市青神县隆重开幕。在节会期间举办的招商推介会上,投资5亿元的“青神县竹里萤光文化园”和“共建青神县萤火虫保护研究服务中心”两个与萤火虫相关的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占据现场签约项目的五分之二,萤火虫迅速成为竹博会“热词”。

近几年,萤火虫频繁在青神各处现身,“半城山水半城竹”的青神和着夜间飞舞的流萤,爆红网络,惊艳四方,“竹里萤光”成为了青神一张闪亮的新名片。

今年4月,青神县以“竹里萤光东坡恋”为主题,开展“首届萤火虫保护观赏月”活动。在中岩寺景区、瑞峰镇天池村兰厂沟、白果乡黄水凼等地设立观萤点,配合“萤光长桌宴”、竹里观萤、萤光夜市等一系列观光、野营活动,让竹乡青神闪耀“萤辉”,打响文旅产业新品牌。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萤火虫已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达3500万元。

萤火虫作为公认的“环境指标生物”,为何将青神作为栖息地?一组数据证明了萤火虫的选择。

近年来,青神县以雷霆之势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护三大战役,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19年,青神县空气优良率排名全眉山市第一,2020年1—10月,空气优良率为94.1%,同比提升1.7%。截止10月,岷江、思蒙河、金牛河水质稳定在Ⅲ类,粤江河、沙溪河水质为Ⅳ类。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首个萤火虫研究及保护公益组织——湖北省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在对青神县萤火虫资源进行调研时发现,青神县萤火虫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萤火虫综合生态指数及综合赏萤指数排在整个西南地区的首位。

面对如此优越的萤火虫资源,如何加强对萤火虫的保护?如何提高公众对萤火虫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如何打造“竹里荧光”品牌?这是青神县委政府思考的问题。

“萤火虫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很多湿地河滩的污染让萤火虫的数量在急剧变少,实在令人痛心。萤火虫属于环境指示生物,其存亡变化预示着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人类具有不容忽视的科研价值,对它们保护的问题也迫在眉睫。”中国萤火虫研究和保护第一人、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付新华说。

招商推介会上,青神县与湖北省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青神县萤火虫保护研究服务中心(“守望萤火”西南萤火虫研究和保护中心)。服务中心将全面对青神县萤火虫资源的种类、时空分布、萤火虫栖息地进行保护研究,合理规划萤火虫保护区和赏萤区,对公众进行萤火虫的科普,同时为青神县萤火虫保护和发展提供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议。

如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福祉转换为经济价值,实现萤火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青神县竹里萤光文化园”项目就此诞生。

“青神县竹里萤光文化园”项目以建设中国第一个竹里萤光文化园为目标,打造为集萤火虫观赏、科研、旅游等多位一体的科普宣教基地,总投资约5亿元,计划用地不低于120亩,预计建设周期12个月。

项目主要建设以竹里萤光博物馆(暂命名)为中心,辐射青神县黄水凼、兰厂沟、中岩寺和汉阳小三峡为支线的四季观萤基地。建设萤火虫保育馆、萤火虫自然教室、萤火虫科普馆、萤火虫互动馆和文化体验馆等,配套建设竹里海棠、竹里院子、竹里巷子、竹里小筑等,以及相关旅游配套设施,打造青神“竹里萤光”游览新线路。

在本届竹博会主场馆——国际竹产业展览中心场馆外的草坪上,用仿生萤火虫装置打造的一万平方米流动“萤火”摇曳着身姿配合着微风不断地扑闪、扑闪,成为了竹博会的一道别样景观,引得无数游客拍照留念。这只是青神打造“竹里萤光”名片的牛刀小试,更多建设将在竹博会后启航。

青神县政府副县长万红缨谈到,近年来,青神县立足自然生态底色,抓实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萤火虫资源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打造起了“保护+研究+利用”的完整链条,用萤光点亮最美竹林风景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