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长龙舞动青神竹缘

2019-08-05 16:43:14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王丽

四川在线眉山讯(王丽)8月1日,2019北京世园会国际竹藤组织园“眉山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仪式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官宣布:青神竹龙成功获得“最长的竹编舞龙”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并颁发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世界最长的竹编舞龙内部构造

这条全长83.4米的巨龙,气势宏伟,华美剔透,奇特精湛。它奇,奇在虽庞大而却柔软,鳞甲辉眼,活灵活现;它特,特在全国仅此一条,从头到尾由525个不同大小的竹环、2780片厚度仅0.15毫米的鳞片组成;它精,精在荟集了立体与平面传统技艺的精华,由80余人耗时112天,经32道工序制作而成。

三生三世,千年竹缘。这条获得“最长的竹编舞龙”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的青神竹龙,是青神竹编巧匠和民间工艺师从20世纪80年代起对竹编巨龙进行了不断探索后,编出的第8代第33条竹编巨龙。

精美的竹丝手工艺

缘起

1987年秋,青神县川剧研究会“永遇乐”茶馆。

竹编状元殷超,竹编师胡自海、李建华、黄成富,火绘师杨德龙、周微,画家彭朝勤、雕塑师杨志新等,应文化馆老汪之邀,在这里边品茶边“吹牛”。

老汪提出了一个考虑了许久却又没什么把握的想法——能否把竹编工艺融入民俗传统文化大型活动中,以增加本县特色竹编的知名度。不料这一设想当即得到了在场人员赞许,并热情表示将各以所长倾力参与研发。出材料、出技术、出义工……3个月后,青神县第一条竹编巨龙——“长龙过江”诞生。

“长龙过江”分为龙头、龙眼、龙身、龙鳞、龙口、龙须6大部分,龙头主骨架为细编篓状配以额、角造型;龙眼为圆箩上圆篼;龙身由10多节2米多长、可以单独转动的竹篓连成;龙鳞由1000多把不同形状、规格的工艺扇组装;龙口上唇作箕状、下唇为一大花篮;龙须全是竹马鞭。

根据《青神县志》记载,1988年春节,这条龙身全长30米、龙体直径1米的长龙,在乐山举办的“春节灯舞调演”表演场地乐山公园灯光球场面世。它踩着锣鼓点子出场滚动起舞,摆了个S型便把表演场地填得满满当当,引数千观众惊讶、欢呼,掌声雷动。

外宾体验青神竹编

缘定

创新和挑战不只发生在记录创造之时。自第一条竹编舞龙的出世,到如今的世界最长的竹编舞龙,青神竹编舞龙经过了30多年的沉淀。

30多年间,青神的匠人们先后编成了8代共33条竹编巨龙。以青神“竹编状元”殷超为首的近千名竹编巧匠和民间工艺师在不断挑战,对竹编巨龙进行了不断探索创新。从传说中的龙影龙态,到图画中的龙姿龙形,匠人们揣摩酝酿,取其精华,修改上千次。

1989年,第二代·“神龙飞舞”出世;1990年春节,第三代·“双龙闹海”参加成都市“花会”展览;1991年5月18日,51.8米长的巨型竹龙被新华社新闻通稿称为“中国第一条竹编艺术巨龙”;1994年,青神竹编龙在“94中国·四川国际民间艺术节”中,与11个国家的14个艺术团同台表演;1996年春,青神竹编龙应邀参加“北京第三届竹文化节”,盘绕在紫竹院公园湖心的高铁架之上,仿佛从湖里腾出一巨龙,让首都人民赞叹不已;2003年,青神竹编龙赴成都参加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30多年间,青神竹编龙从农村走向城市,从省城舞到首都,从国内腾飞国外,艺惊华夏,名噪四海:先后参加乐山国际龙舟经济交易会、四川国际民间艺术节、北京竹文化节、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和泰国、新加坡“春城洋溢华夏情”艺展,进行了现场表演,多次荣获金奖,为青神“竹编艺术之乡”增光添彩。

瓷胎竹编

缘续

青神竹编,3000余种,竹编舞龙只是其一。青神先民栽竹、用竹,已有5000多年历史。

如每位挑战者所具备和吉尼斯世界纪录所倡导的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开创精神一样,青神在竹编领域敢想敢干,从未停下创新和挑战的步伐。

以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竹桶为例。今年4月30日,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外领导人共同出席“共培友谊绿洲”仪式时为树苗浇水的绿色竹桶就来自青神。

和普通的竹桶不一样,这批竹桶虽没有外箍,却经过了10余道复杂工序,由100余片竹片聚合而成,且采用了高标准、强粘合度并达到食用级别的胶水,让人既摸不出也看不出竹桶的任何接缝口;其桶身也异于日常所见的上大下小的锥形形状,采取了上小下大的设计,让人使用起来更容易找到重心。

敢为终善成。青神的竹产品不仅“下得了厨房”,还“上得了厅堂”:日常生活中诸如竹桶、砧板之类的“凡物”,米兰国际设计周上的“尤物”,且产品远销欧、美、韩、日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此外,青神竹编还被列入四川省外事礼品:2018年4月13日,名为《融》的青神瓷胎竹编被作为“国礼”送给了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总理库尔茨;同年,泰国公主诗琳通、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也相继收到了代表四川竹文化的青神竹编。

第125届广交会期间,青神竹编再次亮相珠江之滨

做好“竹文章”,延续千年竹缘。近年来,青神县与国际竹藤组织、国际竹藤中心长期深化合作,积极参加世园会、进博会、西博会等国际国内展会展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放合作,创新发展,不断提升青神竹编国际影响力,并全力打造全国竹产业研究中心、全国竹产业交易中心、全国竹产业加工中心、国际竹产业培训中心、国际竹文化体验中心,建设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县、环成都最美森林城市和开放发展的国际竹艺名城。

此外,该县先后出台了《竹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建设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县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文件,通过政策扶持、制度激励等方式,引导企业自主研发产品,2019年—2022年预计在竹产业方面投入资金约96亿元;与川师大、川大、川农大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高校引智,成立竹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大学生竹艺创新创业活动,并成立“竹编艺术设计研发中心”,开发了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竹编的方法,构建“研—产—销”运行模式;成立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的青神县竹编产业机械装备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加快推进青神县竹编产业机械装备化工作。今年,该县还举办了2019国际(青神)竹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共面向全球征集作品4298件,推进青神竹产品创意研发。

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匠人的创新。青神与竹,缘起不灭。

20世纪90年代,竹编龙载入《青神县志》

【相关链接】

获得“最长的竹编舞龙”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的青神竹龙由龙头、龙骨、龙尾、龙翼组装而成,镶上龙杆便可进行舞龙表演。

龙骨架原材来自青神西山(即岷江西面丛林)3年以上5年以下、光照充沛的正林慈竹,经锯竹,去节、刮青、开块、匀宽窄、匀厚薄、晒干、启篾、防虫防霉防潮处理后再晒干、切割、龙骨圈绑扎等32道工序制作而成。

龙头采用六边花编织法,依形而编。

龙唇用人字编织剪切而成。

獠牙用麻竹切割打磨而成,辅牙为闪齿编织方法,龙须用紫竹烤弯而成。

龙尾和鳞片采用提二压二人字编织而成。

龙身由鳞片和竹环连接而成,通体呈现金黄色,咖啡色点缀。

龙体内部是利用525个不同大小的竹环采用六根2mm的尼龙线将鳞片等距离连接而成。

千年竹缘在希望中延续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