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激活幸福基因!彭山果园村村民过上“向往的生活”

2020-06-12 18:04:59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林茂春 记者 谭笑非

四川在线眉山讯(林茂春 记者 谭笑非)一条条宽敞的乡村柏油大道纵横交错,路旁连片的葡萄园向远处延展,葡萄园旁矗立着一个现代化小区……走进果园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画卷便展现在眼前。

近年来,果园村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示范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四好村、四川百强名村、四川生活富裕村、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等荣誉。

在这里,一串葡萄,让农民掘开金土地、种出金果果、端上金饭碗,拥有了幸福基因。“种中国最好的葡萄,过城里人向往的生活”成为果园村目前最真实的写照。

红色基因 引领葡萄产业发展

“多亏了村党支部引导我们发展葡萄产业,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果园村2组,60余亩的好运来家庭农场内,正在开展采摘准备工作的农场主张雄笑呵呵的说。本周六农场夏黑、红富士、早峰三个品种的葡萄将上市,月底,成都收购商还将前来收购葡萄。

张雄今年33岁,前些年因为遭遇车祸,身患重病,生活困难。2009年,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张雄开始种植葡萄。村里安排技术人员一对一指导,还帮忙担保贷款,调配土地,让张雄充满了发展信心。目前,凭借葡萄产业,张雄年收入达100余万元。

据了解,从20世纪90年代起,果园村党支部便开始引领村民发展葡萄产业。村干部和党员率先示范小面积种植,看到效益后,村民们便自发种植。

“根据产业需要,村里还按照专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公司、聚居区、扶贫开发、回乡创业等精准分类设置7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果园村党总支书记李永伟说,将党支部建在产业上,以红色基因引领产业发展,坚持“围绕产业抓好党建,抓好党建做强产业”,依托党支部和党小组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

2017年,曾在村党支部帮助下走上致富之路的张雄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成为果园村家庭农场联合党支部书记。“现在我们主要为村里的家庭农场和散户提供技术指导,推动标准化种植,并引导散户适度规模化种植。”张雄说,目前,联合党支部覆盖全村32个家庭农场、100余户散户。

近年来,以葡萄产业为引领,果园村走出了一条以葡萄产业为引领的致富路。目前,该村已种植特色葡萄5200亩,发展葡萄品种40余个,成为彭山葡萄万亩示范区的核心区。葡萄栽培技术实现标准化,温度监控仪、粘虫板、杀虫灯、捕虫器等绿色防控手段广泛运用,被评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示范点。凭借葡萄产业,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1万,较种植葡萄前翻了15倍。

改革基因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农村发展,无非是人、钱、地的问题。果园村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激发了人、钱、地的活力。

果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彭山天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都是在果园村这片改革热土上,借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改革成长起来的企业。

2007年,果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理事、彭山“葡萄大王”杨志明想在观音街道果园村流转土地规模种植葡萄,他们挨家挨户走访沟通,花了很长时间才流转了20余亩土地。

正在这时,彭山区试行“三级土地预推——资质审查前置——平台公开交易——风险应急处理”土地流转“四步机制”,果园村率先成为改革举措落地的土壤。杨志明通过公开竞标,顺利在果园村及周边流转了260亩土地,由此逐步走上了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之路,其企业也成为彭山葡萄产业的龙头企业。

目前,果怡农业种植葡萄及各类水果1000亩,年产值达2000万元。

“如果没有‘两权’抵押贷款,公司可能没有办法发展起来。”彭山天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刘文均说。

天鑫农业在果园村打造了2000余亩种植基地。2013年,公司以彭山启动“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为契机,用962亩流转土地经营权作抵押获得综合授信800万元。在金融资金的支持下,公司成为彭山区蜜柚产业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农户种植蜜柚2.5万余亩。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激活了土地活力,也解决了融资难题,更为果园村带来了人气。

今年46岁的余卫中是果园村10组村民。2013年前,他一直在外承包土建工程。2013年,看着家乡人通过种植葡萄发家致富了,他也决定回乡创业。目前,余卫中的“养生园”家庭农场共种植葡萄100余亩,年收入70余万。

“在老家就能有好收入,过上好日子,何乐而不为呢?”余卫中说,果园村农业发展“有搞头”,他身边还有很多朋友想到果园村流转土地种葡萄。

据悉,近年来,果园村共有200余人选择返乡创业。除了像余卫中这样选择发展家庭农场的,还有不少投身水果、农资销售、水果初加工等环节,人才覆盖种植、加工到销售全过程。同时,这片充满人气的土壤更吸引了北京大学校友会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在此落地。

文明基因 塑造乡村文明新风

果园村2组老党员李玉刚连续20年在自家门口摆放茶水,供来往路人免费饮用,今年疫情期间还主动通过村党总支向武汉捐款,被评为“党员之星”;果园村10组村民余明军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废弃堆积物和卫生死角,其家庭庭院被评为星级庭院……在果园村村委会,先进典型宣传栏引人注目。

“这是村里实行文明积分制度的成果。”村民杜正刚说,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加10分,主动清理垃圾、到残疾老人家中帮忙打扫卫生加5分,积极参与村上的工作加2分……每年年底,按照积分累计高低,村里都会评选出一批先进进行表扬。

在杜正刚看来,文明积分制更多的是一种激励机制,通过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引领村民养成文明习惯,弘扬文明新风。

这阵文明新风也吹入了果园村安置小区。2010年,果园村探索建立了彭山区第一个农村聚居小区——果园安置小区。目前,小区入住农户370余户、1100余人。

从散居到聚居,果园村引领小区党支部每年5月开展“党员明星”“最美楼栋”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评选出代春仙、杜正刚等一批果园本地“明星”,每月邀请1名身边的尊老爱幼、邻里相助、学习标兵等典型现身说法,同时在小区宣传教育长廊中展示优秀党员、小区“明星”先进事迹,不断提升小区居民文明素质。

看到村里和小区里的一个个先进典型,居民张水群觉得自己也应该向先进靠拢。她主动承担起小区的卫生保洁工作,并孝敬父母,受到了周围群众的广泛认可。“我觉得我也可以当先进。”今年5月,在先进评选之前,张水群向村委会自荐。

此外,近年来,果园村依托道德讲堂、坝坝会、农民夜校、党群集中活动日等载体,以文育人、以德塑人、以贤化人,让文明意识逐步成为村民的共识,融入了群众“文明基因”。

和谐基因 打造基层治理有效样本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小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家退一步、让一步,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多好。”果园村村委会调解室内,村民倪术均正在调解村里一个家庭的婆媳矛盾。

倪术均是果园村“均均和事佬”调解队的发起人,该调解队由3名有威望并且会做、爱做群众工作的村民组成。截至目前,“均均和事佬”采取“讲亲情、说友情、诉邻里情”的多情融合调解办法,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0余件。

“均均和事佬”是果园村“五治融合”推进基层治理的举措之一。为构建农村善治格局,营造和谐的农村环境,近年来,彭山区在果园村试点开展了“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建立“街道党工委+村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组织体系,成立居民议事会、小区业委会、“均均和事佬”调解队、红袖标巡逻队等几支队伍,聘请村级法律顾问,形成了“政治有方、法治有序、德治有效、自治有力、智治有形”的城乡基层治理经验。

“可以明显感觉到村民之间的纠纷越来越少,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氛围越来越好了。”黄玲玉说。从土地承包到婚姻问题,从邻里打架到债务纠纷,自2016年担任果园村法律顾问以来,黄玲玉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近两年,她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处理纠纷和问题上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了,反而是在制定小区管理规章制度、拟定合同等方面的服务事项变多了。

“现在村里打架闹事的情况基本没有了。”李永伟说。村里还依托“智慧党建”指尖服务,“雪亮工程”治安保障,“全域摄像”实时监控,“奥北环保”垃圾回收等多项智慧信息技术,以“智治”推进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环境安全、卫生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五治融合”试点以来,果园村一点一滴、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群众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正是因为如此,果园小区物管费缴纳率达到了100%。

党建组织引领、改革活力四射、乡风文明和谐,果园村的红色基因、改革基因、文明基因、和谐基因,最终铸就了果园村村民的幸福基因。“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大家都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如今问起果园村村民,大家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