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美食人生

2020-09-08 10:46:32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易美昕 记者 王青山 姚粼

四川在线眉山讯(易美昕 记者 王青山 姚粼)美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司空见惯;就是这样熟悉的事物不可避免受到各种思想和哲学的支配。

食之道乃是人生存之道;吃什么?怎么个吃法好?在坎坷动荡的人生中,苏轼所到之处,深入民间,不仅尝遍当地美食,还常常亲自动手烹饪,无意间为历史留下了一段又一段东坡与美食邂逅的传奇故事,任世人从其生活哲学中重新发现。

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那于俯仰间,用此委曲情。

网图

吃货东坡,不简单

苏轼一生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典领八州,贬谪三地,可谓尝尽了人生百味。

于是,读起苏轼的故事,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然而其中最刻苦铭心的,却是其人生苦旅中参出的甜味——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境遇如何,苏轼总能从美食中找到别样的乐趣。

苏轼,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苏东坡,资深吃货嘛,对于美食的乐趣当然首推吃——每到一地,苏轼就会探寻当地鲜美的食材。

聊起食材,苏轼自称“性善食肉”,又“好自煮鱼”,更提倡多吃蔬菜,“蔬食有过于八珍”,肉类、鱼类、蔬菜类杂食以养生,与现代人提倡的健康饮食方式趋同。

这些都是平常人家也能烹制的食材,可以说苏轼吃的非常接地气。另一方面,苏轼留下的诗文中记载的北宋时流行的饮食原料,涉及地域广阔,种类繁多;丰富的原材料也为其创制各类美食提供了有利条件。

说到制作美食,苏轼可是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绞尽脑汁想办法,运用天地之间的灵物和自己的智慧烹制出了不少味美之食。

贬谪黄州时,苏轼见猪肉好,价格也便宜,可是没人买,颇感诧异。一探究竟,竟是有钱人嫌不好吃,穷人家又不知怎么烹饪好。于是苏轼就按家乡眉州人炖肉的方法,做了几份,请来邻里乡亲试吃。

一尝不得了,客人们都说那猪肉肥而不腻,又香又好吃,纷纷赞不绝口,询问制作方法。苏轼也将制作方法一五一十地告诉大家,不仅满足了平常人家味蕾,还成功打开了黄州当地猪肉的销路。

网图

也是自黄州起,“东坡肉”开始得名,后来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羊肉等等,逐渐构成了“东坡菜系”,成为了川、鲁、粤、苏、徽、浙、闽、湘八大菜系之外,唯一以人名命名的菜系。

苏轼也绝不会想到,千年之后,“东坡”会成为中国各大餐饮品牌竞相抢注的热门商标,开遍全国,甚至扬名海外。

对于美食,更难能可贵的是,苏轼不只是“独乐乐”,更喜“众乐乐”,他非常乐于与友人分享美味佳肴。

苏轼自创煮鱼法,“予在东坡,常亲执仓煮鱼,客未尝不称善”——小小的一道菜,却成为了苏轼与友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之一,也为其动荡不安的人生增添了不少温馨时刻。

苏轼还坚持写美食心得,擅于总结,诸如《猪肉颂》《食荔枝》《初到黄州》等等关于他所到之处的美食攻略一篇接着一篇,完全可以对标网络社会极其高产、极其称职的UP主啊!

远在北方,苏轼也不忘撰文赞美怀念家乡中的美味:“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稜如铁甲,岂知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

苏轼生于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古称蜀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当时远在北方不能食用春菜的苏轼自然想到了家乡蜀中的春菜;苏轼对故乡食物的无限怀念,又何尝不是一位游子对故乡最深切的思念呢?

庆幸的是,现代社会食品保鲜技术不断提升,物流网络便捷发达,四川本土餐饮品牌遍地开花,让像苏轼这样的眉州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吃到地道的家乡菜,也能随时给远方的朋友分享家乡独有的风味。

美食,成为了链接每一位家乡人的一种情感纽带。苏轼与各地美食的故事口耳相传,经久不衰;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美食,可是没有东坡去打卡,似乎都一样。

千年间,苏轼留下的关于美食的诗文,也成为了自带流量的宣传稿,为他所到之处的美食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心生向往。

正是苏轼对生活不懈的热情,对人生乐观豁达的态度,让他擅于发现旅途中的情趣,成为了林语堂先生笔下“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苏轼带火的,不仅仅是东坡肉、东坡鱼、羊蝎子、岭南荔枝,更是那种乐天派的处世哲学,古今世人,皆可从中受益。这样富有人文关怀的带货达人,谁能不爱?

网图

东坡养生,有妙招

面对不幸,东坡总能通过品尝、制作各种美食,化解心中苦闷。

苏轼“自笑平生为口”,被后人封为“吃货”的他,对美食的确有用不完的热情。

喜欢荔枝,东坡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喜欢饮茶,东坡自创饮茶法,还讲究“活水还须活火烹”“铜腥铁涩不宜泉”;喜欢美酒,东坡酒量不大却言“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并通过自学把自己练成了一位业余的酿酒师。

诚如其总结的人生哲学:“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或糠覈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

知足者常乐,苏轼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其生命才更加张弛有度,真力弥漫。

除了保持良好的心态,苏轼也是注重食疗养生之人。

虽然有任性吃荔枝的时候,苏轼还是注重饮食养生的,这也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传统。他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养生”理论。

苏轼《养老篇》中指出:“软蒸饭,烂煮肉。温羹汤,厚毡褥。少饮酒,惺惺宿。缓缓行,双拳曲。虚其心,实其腹。丧其耳,忘其目。久久行,金丹熟。”

由此可见,苏轼赞同将食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联系。对于食物,除了“无肉不欢”之外,苏轼还注重摄取素食、水果以及五谷杂粮。

“饮食穷芳鲜”也成为辗转各地的吃货东坡对美食的基本要求。苏轼还总结了很多食疗的方子,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闲暇时搜来看看。

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学前辈苏轼,推崇杂食、食补、节俭养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少些病痛而保有好胃口,颐养天年,何尝不好?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此言,用在苏轼身上,再好不过。

苏轼,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吃货,更是富有文化思考和人文情怀的美食家;是一位尊崇传统、富有哲思的养生达人。

他既是美食的受用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美食文化的继承者和开拓者。

人们将苏轼的才情和对美食的贡献融合成这样的熟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口耳相传,既包含了对养成苏轼这样的人才的殷切希望,也传递了对苏轼的人格和才华的高度赞赏。

愿诸位,都能从东坡的生活哲学中获得一点力量,约上好友,好好吃上一桌美味。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