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潘建勇 眉山频道 方旭)一条致富的“路”、一座跨越的“桥”、一棵摇钱的“树”、一个连心的“家”……
近年来,仁寿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有产业、有颜值、有底蕴、有秩序、有保障、有活力的“六有”新乡村,交出了一份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在该县广阔的乡村大地上铺展开来。
△规模化的柑橘产业
产业兴 擦亮农业“金招牌”
“现在正是耙耙柑成熟的时节,今年批发价每公斤6元以上,多是时候一天要采摘几千斤。”日前,在仁寿县黑龙滩镇渡槽村一个柑橘园内,果农杨家银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商家订购的柑橘。
△仁寿县黑龙滩镇渡槽村柑橘丰收
连日来,仁寿县各个乡镇的柑橘都迎来丰收,处处都是忙碌的采收场景。随着一辆辆满载柑橘的大货车驶向全国各地,仁寿的柑橘也渐渐卖出了名声,打响了品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仁寿县不断健全 “24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抓好园区建设“关键王牌”,做精做优柑橘、枇杷、梨子、花椒四大特色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增点扩面、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育秧中心、研学中心等项目建设,目前正在争创省四星级园区;加快推进晚熟柑橘产业集群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该县还夯实基础,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切实按照“扩面增量、提质增效、保护耕地、消除撂荒”的总基调,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复耕一批、套种一批、改种一批、扩面一批”,千方百计扩面增产;依托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省供销粮油公司万亩粮油种植示范园,示范带动粮食生产“种、收、储、运、加、研、销”一体化发展。持续提高生猪产能,坚持“抓大不放小”,逐步形成年新增生猪128万头产能;加快推进中德通内斯项目,致力打造欧盟标准生猪屠宰、分割、加工、包装和冷链物流配送网络,推动生猪全产业链发展。
△产业助增收
颜值高 成就美丽“新家园”
排列有序的楼房、宽阔整洁的广场、雅致清新的花园……虽然已经是冬季,但走进仁寿县珠嘉镇棚村村,仍然能感觉到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
“以前大家都愿意去沿海务工挣钱,每年回来一两次。”不少村民都有同样的感慨,如今,家园越来越美,大家都选择就近务工,只希望能与家人相聚的时间更多一点。
△仁寿县珠嘉镇棚村村
“脏乱差”变成了“绿净美”,“泥巴岗”变成了“聚宝盆”,“旧陋习”变成了“新风尚”,近年来,仁寿县主动作为,多措并举,让广袤的乡村处处展现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怡人画卷。
统筹推进。落实“三级书记”一起抓、党政领导共同抓的工作责任机制,做到“一把手”亲自调度、靠前指挥。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压实“六大行动”推进工作组责任,细化分工,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以点带面。对曹家镇、文宫镇和珠嘉镇棚村村、怀仁街道吊庆社区等省市先进示范创建镇、村(社区)集中力量整村推进,率先打造,同步按照先交通沿线后偏远边缘、先外围后纵深的原则分主次推进,以先行推进区实际成果带动全域整治。
重点推进。全域推进“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完成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建设,年处理垃圾量达40万吨,年发电达2亿度以上,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以上。投资1.2亿元的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有序实施。
底蕴厚 留住故土“山水情”
“打好‘事业牌’,还要打好‘乡愁牌’,家乡不仅要能带动群众致富,还应该成为群众留恋的地方。”在仁寿县方家镇哨楼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君的规划中,一座承载着“乡愁”的村史纪念馆正紧锣密鼓地建设着。
善于利用乡村的“老气”,巧于焕发农民的“生气”,精于融入时代的“朝气”,为了让家乡更有凝聚力,哨楼村希望通过挖掘整理老物件、老照片、老故事,记录村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留住乡愁、传承文化。
△文艺活动丰富老人日常生活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为了留住“山水情”,仁寿县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建立组织体系。按照“六有”(有阵地、有队伍、有标识、有制度、有项目、有特色)标准,打造县级实践中心、乡镇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三级架构,构建三级书记牵头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工作体系。
培育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民星榜样等推荐评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拓展阵地,在全县打造60个核心价值观暨文化惠民示范点。
秩序好 筑起党建“大舞台”
剪纸、粘贴、涂色……每到周末,仁寿县黑龙滩镇四海社区的童伴之家总是能听到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在社区年轻的党员志愿者陪伴下,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手工课堂,奇思妙想展现在一件件作品上。
△志愿者温情陪伴孩子
在基层治理中,党员总是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近年来,仁寿县宝飞镇创新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模式,让基层党员动起来,针对不同季节定期开展柑橘技术培训和示范指导,达到了“户户会种植、人人会管理”产业兴增收快的目标,带动全镇规模发展柑橘产业1.3万亩。
通过党建引领,仁寿县织密了乡村基层治理的“连心网”,让群众在秩序井然的生活中还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抓实基层组织建设。以推进乡村治理为基础,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多途径选优配强村(社区)干部队伍,提升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带”作用。
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民主监督、议事协商等工作机制,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持续推进“有事来协商”。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保持农村和谐稳定。
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开发“五位一体”智慧党建平台,覆盖全县1754个党支部,并入驻“大美仁寿”APP,为党员提供在线政策咨询、维权救助、学习等服务。
保障强 换来群众“满意度”
阳光灿烂的午后,走进仁寿县曹家镇梨树社区,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老人结伴同行,在广场上散步或闲聊,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
一直以来,曹家镇都非常关注农村养老问题,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慰问、表彰、文艺汇演的方式,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大集体的温暖。
△乡村里的免费体检
曹家镇对养老的重视,是仁寿县乡村保障越来越强的一个缩影。聚焦公共服务强保障,坚持民生为先,下一步,仁寿县还要不断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衔接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加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持续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盘活农村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
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盘活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探索推行医联体建设,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医疗资源,带动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养老“1+N+N”体系建设,试点建设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养老服务分中心,居民小组或村民聚居点建设养老服务点,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享。
活力足 谱写改革“新蓝图”
“独木不成林,一人不为众。”日前,在仁寿县彰加镇楼影社区3组王智园的养鸽基地内,谈起对产业发展的规划,他认为,单打独斗始终难以成功,抱团发展才是“硬道理”。
彰加镇是仁寿养殖乳鸽最早的乡镇,通过20余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养殖户达100余户,喂养乳鸽成为了该镇最大的支柱产业。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很多乳鸽市场停止收鸽子,很多养鸽户无法支撑。王智园在彰加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领全镇养鸽户抱团发展,规范养殖,提高乳鸽养殖品质。
△彰加镇抱团发展的乳鸽养殖
从彰加镇的养殖产业发展中可以窥见,在前进的道路上,唯有深化改革,才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仁寿县积极探索,从五个方面,谱写改革“新篇章”。
有序推进综合改革。以粮食产业为导向,有序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50.7万亩。积极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支农资金“拨改投”、发展服务组织和物业经济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破解资金发展瓶颈。建立“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健全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夯实振兴人才支撑。制定农业农村人才引进计划,精准引进发展急需紧缺的“三农”领域人才。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培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624人、家庭农场1780个、专合组织939个。
强化利益联结模式。推广“公司+工商资本+集体经济组织”“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积极引进工商资本,形成工商资本、村集体、小农户“共进、共舞、共赢”。
坚持规划先行,画好乡村振兴“全局图”;坚持融合发展,牵好乡村振兴“牛鼻子”;坚持引巢筑凤,落好乡村振兴“关键棋”;坚持文化传承,留好乡村振兴“主心骨”……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仁寿县始终步履坚定,一直向前。
(图据仁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