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巾帼脱贫标兵”张怀莲:孝老爱亲农家妇 残身传承好家风

2019-10-31 15:23:57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王朝章 肖玉梅 特约记者 陶广汉

四川在线眉山讯(王朝章 肖玉梅 特约记者 陶广汉)她残疾的双腿一长一短,蹒跚地拄着拐杖走路,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肢体残疾的农家妇女,靠纯朴善良和勤劳实干,传承优良家风,改变家庭穷貌。近年获得了“眉山市巾帼脱贫标兵”和全镇“孝老爱亲好儿女”的称号。她,就是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三苏村47岁的村民张怀莲。

受到父辈影响养成良好品格

张怀莲一家原5口人,其中她和父亲及兄弟就有3个肢体残疾,母亲也是体弱多病。“我父亲虽然身体残疾但很有觉悟。”张怀莲清楚地记得,父亲张仕全过去经常教育子女要热爱国家和集体。

在八十年代初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前后,张怀莲一家日子虽然还处在温饱线上,但每年的集体农税提留从没少交过一分,交售给国家的公粮从没欠过一两,尤其是村里集资修水泥路那年,干部群众都知道,全村按人均标准集资,张怀莲一家很难承担。因此,他家不参加集资也可以理解。

然而,不料有一天,她肢残的父亲却将家里卖肥猪购肥料后仅有的200元现金,蹒跚地柱起拐杖出发,不顾天黑走了几里山路,亲自将集资款带去交到村书记刘万甫手里。

“你家里都那么困难,集资款没法交就免了。”刘万甫不忍心,可她父亲却执意地说,“修路是方便大家,造福子孙的事情,我家再困难也不能拖后腿。”

人穷志不能短。正是由于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张怀莲逐渐养成诚实善良、感恩回报的品质。2017年,就在她务工的东坡区一家食品企业举行的为贫困受灾户捐款捐物的活动中,张怀莲虽然工资收入较低,但她一出手就捐出比当月1/3还多的工资。职工群众见此情景,都夸张怀莲很有爱心。

侍候高龄外婆她从没有怨言

“我今年97岁了,现在还能上街赶场,要不是我外孙女照顾,我这身板不可能这般硬朗,或许老骨头都打得鼓响了。”提起外孙女对自己的悉心照料,张怀莲外婆总是激动难抑。

张怀莲外婆名叫杨玉珍,终身只育有张怀莲母亲一个女儿。杨婆婆介绍说,她家原来3口人,后来老伴去世,女儿出嫁,最终只留下她孤老一人,生活全靠自理,一直无人照料。

2004年的一天,老人不幸被蛇咬伤,为帮助外婆求医治疗,跛脚瘸子的张怀莲不顾自己身体残疾,连续十多天陪伴在外婆身旁,经过精心护理治疗,看着外婆伤病逐渐好转,张怀莲心理却并不平静:随着外婆年龄愈来愈大,自理能力继续下降,照料的问题如何解决?要是能和自己一起生活,问题不就迎刃而解。可是,家里除了“倒插门”的丈夫是主要劳力,干不了重活的残疾人就占3个,另外还供一个孩子念书,家庭本来就困难,再添一个老人,负担就会更重。

负担再重也不能落下外婆一个人孤独生活。张怀莲随即说服了家人,很快将外婆从邻近的望苏村接来三苏村,与全家人生活在一起。尽管经常拐杖不离手的张怀莲腿脚不便,但她每天总是提早起床,到外婆房间问候,帮助穿好衣服,端来洗脸热水,煮好可口饭菜,让外婆和家人一同进餐,摆起龙门阵老人心情舒畅。

同时,她还时不时地买回外婆喜欢吃的零食,发现老人床被衣服脏了,也坚持做到勤洗勤换,处处把老人照顾得妥妥贴贴,使家庭氛围总是其乐融融。

前不久,老人不慎摔跤,伤着了腿骨,张怀莲见状赶紧把外婆送去眉山市骨科医院治疗,昼夜24小时不离地守候在外婆病床旁边,不知疲倦地帮助洗脸喂饭、倒水服药、擦洗身子,直到外婆康复出院。

就这样在张怀莲持之以恒的精心呵护下,如今她外婆已在她家生活了15个年头,尽管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但也有品不完的甘甜。对此,张怀莲总是欣慰地说,“我外婆现在很少生病,而且还能走几里路去赶三苏场哩。”

张怀莲只有姐弟二人,兄弟是“抬肩”的二级肢残,前几年好不容易结婚成家,但由于家庭经济贫穷,孩子还不到3岁,妻子就离家出走。为了维持个人生计,她兄弟拖着残身外出务工,丢下3岁小孩无人照管,张怀莲于心不忍,将孩子接回自己家里,一供养就是6年,却从没有半句怨言。

村支书刘万甫介绍,张怀莲女儿张露从小受外公、母亲影响,也懂得尊老爱幼,左邻右舍对她赞赏有加。

摘掉脱贫帽子全家苦尽甜来

自2014年以来,随着东坡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打响,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张怀莲一家,靠勤奋努力和干部帮扶,几年前就已甩掉贫困户帽子。

如今,脱贫后的张怀莲一家和顺美满,谈起家庭变化,她如数家珍:通过享受政府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全家告别处在山旮旯头的土坯旧房,搬进了上档次的100余平方米的新家。

得益于帮扶干部牵线,自己还在东坡区一家泡菜食品企业找到事做,而且活路比较轻松,每月有工资1600元;留守在家里的丈夫勤劳实干,除了挑起照顾外婆的重任,还种好200多株优质果树,管好2.4亩投产葡萄。

去年全家实际纯收入达到5万多元,步入致富之路,日子越过越甜,干部群众都说张怀莲能干。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