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丹棱是如何做到的?

2022-11-19 19:19:3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邹钰彭川 四川在线记者 张蒙

四川在线消息(彭川 四川在线记者 张蒙)“熊河碥公园修得太巴适了,在家门口就能逛公园。”11月19日,家住眉山市丹棱县第二中学附近的梁威,带着孩子来到初步竣工的熊河碥公园玩耍。他告诉记者,以前每次带孩子逛公园都要走很远的路,现在方便了很多。

熊河碥公园的修建只是丹棱县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丹棱大力推动公园城市建设,人均公园绿地达13平方米,建成大雅堂公园、齐乐公园、白塔公园等公园,成为城市最美的地标和市民最喜爱的地方。

同一天,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开幕式上,丹棱县被正式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历时3年的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丹棱县为何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一个又一个捷报?又是如何以创建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再上新台阶,同时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目标导向 高位统筹抓创建

2019年,丹棱县委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出台了《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决定》《眉山市丹棱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9—2030年)》等文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指挥长,各副县级领导为副总指挥长的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指挥部,层层压实创建责任。

同时,按规划要求,明确了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等实施路径,构建了“江山相伴、绿廊相通、产城相融、开放共享”的国土空间格局和“一体两翼”城镇空间布局,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共计30项,共计投资约22.24亿元。

在创建过程中,丹棱县认真对照示范创建考核相关要求,通过3年不懈努力,不断自查提升,创建所需的“六大领域”“十项任务”“35项指标”全面达到考核标准。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基础在群众,关键在宣传。丹棱县各级各部门以“七五”“八五”普法、“法律十进”为统揽,依托“文化院坝”等公共文化场所,广泛开设生态文化科普展、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文艺活动,开展生态文明思想及生态环保知识、法律法规宣传宣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和中小学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主动公开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着力构建公众了解、关心、支持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格局。

坚持生态导向 高效治理抓创建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培育、保护和发展是关键。三年来,丹棱县通过抓好污染治理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新生三件大事,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巩固。“蓝天”保卫战方面,深入开展“五大行动”,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持续推进大气环境质量,2019年首次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2020年首次进入国家二级空气达标城市范围,2021年优良天数率首次突破90%。“碧水”保卫战方面,引入青衣江水为全域饮用水水源,投入2.2亿元建设水厂和管道,有效解决丹棱人民饮水安全。压紧压实河(湖)长制责任,常态化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大行动”,投资2亿元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新改建县城、乡镇雨污管网20公里,县域内3条流域水质从2019年的地表水Ⅳ类改善到Ⅲ类以上。“净土”保卫战方面,坚持按照只减不增、逐年减量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全域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药化肥施用量实现逐年降低。

丹棱县坚持以“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为引领,全域统筹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农业废弃物、村容村貌、乡风文明“六个全域治理”,切实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全域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积极探索出了“因地制宜、村民自治、市场运作”的“一元钱”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焦点访谈”新闻栏目专题报道,经验做法全国推广,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村占比均达100%;

全域实施农村污水治理。推行接管污水处理站、安装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修建人工湿地池“三种模式”,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村占比100%;

全域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域实施人畜粪污“3211”综合利用模式,大力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五化”综合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

全域实施农村村容村貌治理。坚持“路、房、景”相融共生,编制完成《新农村民居建房图集》,改造农房4000余户,建成“四好农村路”示范路130余公里,绿化美化道路120公里,打造幸福古村、3D动漫等主题村落20余个。建成全省首个“数字农房”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首批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全域实施乡风文明提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为载体,打造“乡村村晚”“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党群集中活动日”三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成民间众筹文化院坝100个,“道德超市”经验做法全国推广。

在生态修复工作方面,丹棱县编制完成《丹棱县重点流域规划》,推进小流域生态修复,积极开展中水回用工程生态补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1平方公里,大力推动植树造林、见缝插绿,持续开展村庄庭院绿化提升,全县绿化覆盖率67.8%,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

坚持绿色导向 高质量发展抓创建

保护和发展相辅相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环境,营造更好的发展和人居环境,落脚点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更多共享发展成果。为了实现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丹棱县强力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和文旅融合发展三大工程。

工业转型升级方面,近年来,丹棱县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建成技术中心、产学研基地13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落后产能淘汰,完成35家用煤企业“煤改气”,关停整改114家“散乱污”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家。全面落实排污许可制度,积极实施各类节能降耗政策措施,“十三五”期间GDP能耗下降19.1%。目前,丹棱县初步构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及食品饮料加工“3+1”产业格局。

农业提质增效方面,丹棱县在全域推广“以种定养、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晚熟柑橘、脆红李、绿茶等特色产业。“丹棱桔橙”5次跻身中国地标产品百强榜,“丹棱不知火”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丹棱脆红李”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丹棱绿茶通过“一带一路”,搭乘中亚班列走出国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19773元提高到2021年23638元。

文旅融合发展方面,丹棱县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揽,投资25.5亿元,规划建设老峨山提升改造、幸福谷人文旅游度假区等5个重点项目,打造幸福古村原乡休闲、大雅城文化体验、老峨山生态康养三大重点旅游产品,老峨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幸福古村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天府旅游名村。深耕业态打造,擦亮“丹棱游村”特色品牌,打造形成大雅堂文化研学、幸福古村乡愁游村、桔香稻田农趣赏玩、老峨山休闲养生等新业态新场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