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最老乡村电影放映员:67岁放影45年,红色主旋律影片仍是群众的最爱

2020-09-22 20:51:16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樊邦平 方旭

四川在线消息(殷勇 眉山频道 方旭 记者 樊邦平)9月21日,夜幕降临,天府新区眉山片区青龙街道的青龙电影院开始热闹起来,18时左右,67岁的共产党员付忠才熟练地调好放映机、打开音响……放映准备工作完成后,他静候着观众入场。晚上7点一到,电影准时放映,直至曲终人散。

 

 

付忠才是青龙街道的文化专干,本该在2014年退休,但彼时当地无人接班该项工作,由于割舍不下放影事业,他又志愿回到岗位,无偿从事着放影工作,如今他已是眉山乡村电影放映事业中年龄最大的放映员。

群众在电影院观影

从1975年第一次摸到电影放映机至今,付忠才已在这个岗位上干了45年,期间有很多机会调走,但他都选择了留下。

“随着时代的变迁,街上和村里到电影院看电影的在人不断减少,但仍有一批中老年群众喜欢来看电影,每次都点名要看红色主旋律影片。”付忠才告诉记者,基层的红色文化宣传阵地不能丢,以后哪怕只有寥寥几名观众,他也会坚持放下去,他要继续用光影照耀基层文化传播之路,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付忠才在整理书籍

务农青年走上乡村电影放映路,一放就是45年

“付师傅,今晚放啥电影?”

“有战争片《地道战》《铁道游击队》《上甘岭》,也有武侠片《霍元甲》《新龙门客栈》,你喜欢哪个片子嘛?”9月21日18时30分,电影院的老观众李崇海早早来到影院大门口,付忠才一边架设机器,一边为他报出了片名,几部电影任他挑选。

这样的一幕,付忠才几乎每天都重复做着,风雨不改。45年来,他不止在青龙电影院放电影;同时还骑着自行车,带着放映机,一路走村串户,为当地基层老百姓放电影。

生于1953年的付忠才是青龙本地人,来自农村家庭的他打小就对电影充满了热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能看一场坝坝电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只要听到哪个村要放电影,付忠才不管多远都要跑去看。“当时,我就曾梦想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那样就能看很多电影了!”付忠才回忆说。

1975年,20岁出头的付忠才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培养下,从种地的农民成为了青龙电影放映员。

当了放映员,付忠才发现放电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0世纪70年代末,部分农村电力不足,有时放映一场电影,发电机、放映机、大喇叭、影片、银幕等,加起来好几百斤,来来回回搬运……

付忠才回忆,有一年青龙修建成昆铁路大桥,来自全国各地民工每天下班后,没电视看,很是无聊。他就前往工地为民工们免费放电影,大家看完电影后,都非常开心,还打算给他送锦旗,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放电影是我的爱好,用不住感谢。”

付忠才回忆,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当地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的高峰期,无论是下乡放映,还是在电影院放映,每场几乎都爆满,有时人太多,很多群众只能被挤到荧幕的背面去看,当时电影院要收一点门票钱,影院的售票窗口常常被挤烂。

上世纪90年以后,随着闭路电视、录像机乃至网络的兴起,年轻人渐渐很少来看电影了,电影院也取消了收费制度,但只要有观众,付忠才都会开机放映。

“如今,街上和村里仍然有一批忠实的电影粉丝,他们常常会结伴来电影院,多则上百人,少则10余人,大多是中老年群体,他们每次来都要点名看红色主旋律电影,只要有人来看,我就要放。”聊起乡村电影事业的发展,付忠才感慨不已。

时至今日,每当夜色降临,无论是青龙电影院、社区文化广场,还是建筑工地等地,每当银幕挂起后,看着男女老少不约而同地前来,围坐观看电影,付忠才心中总是充满欣慰。

付忠才在公示影片名字

坚守基层文化阵地,保存的300余部影片九成是红色主旋律电影

时代在变化,电影放映媒介在更迭,放映技术也不断进步。付忠才亲历了从8.75毫米到35毫米胶片机,再到数字化电影放映机的变革,从黑白、彩色再到高清画面……他见证着基层电影放映事业的变迁,感受到了“光影”在丰富老百姓文娱生活中的强大能量。

其实,电影放映不仅是体力活,还是一门技术活。“放映电影包括光学、机械运作原理,还得懂无线电知识,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满足群众观影需求。”付忠才说,以前用的8.75毫米胶片放映机,中途还需更换胶片,起初几场电影放得胆战心惊,记得有一次,换片不及时,银幕一片空白,现场一片黑压压,甚是尴尬。

付忠才在调试放映机

不过,付忠才的工作热情丝毫没有降低,他晚上放电影,白天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放映设备换成了35毫米放映机,放映设备开始微型化,电影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吸引更多人前来观看。“那时,电影院过道上都站满了观众,有数千人。”付忠才说。

从2005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财政买单,送电影下乡,付忠接触到了数字电影放映机,体积小,画质更清晰,音效更不用说。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达,更多的电影资源涌进了青龙街道,但付忠才都会坚持一个原则,多下载红色主旋律电影,适当补充一些时新的影片。

如今在他的片库中,保存有300余部影片,90%都是红色电影,既有《英雄儿女》《上甘岭》等国产战争片,也有《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国外经典电影,其中《英雄儿女》是大家的最爱,近年来已放映了100余次。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5年成为放映员至今,付忠才为群众免费放映电影超一万场,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付忠才在放电影

付忠才除了热爱电影放映事业,他还对基层公共文化工作怀有高度的热情。

位于青龙电影院内部的社区书屋收藏了万余册书籍,他按文史、地理、科技、养殖、时政、文化等类别有序的摆放在书架上,供广大读者免费借阅。每逢周末他还会在电影院开展下象棋、唱红歌等活动,逢年过节还要组织村(社区)文艺队开展文艺节目排练等工作。

“现在拥有1195个座位的电影院最少时只有几人观影,但只要有人看,我还能动,我就会继续把电影放下去。” 付忠才说,最近放映率比较高的是《中国机长》和《上甘岭》,等段时间,有空了,他还会多下载几部红色电影。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