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李静在中国共产党眉山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http://www.scol.com.cn  (2016-12-01 10:31:04)  来源:眉山日报  
编辑:卞美旋  

李 静

(2016年11月2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眉山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列席会议的各位同志、各界朋友提出意见。

一、主动作为创一流的跨越之路

回顾眉山十九年发展历程,地委和一、二、三届市委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秉承一种精神:苦干兴眉、主动作为;始终坚定一个思路:融入成都、同城发展;始终坚持一个战略:工业强市、产业富民;始终锁定一个目标:建设富裕美好眉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主动作为创一流,圆满完成了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2012年至2015年,在全省综合考核中分别名列第1位、第3位、第5位、第3位。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主动作为强党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构建了“四个全面”强思想、“四个一流”抓班子、“四个作为”带队伍、“四个过硬”强基层、“四个当天”转作风、“四支队伍”强服务的党建工作体系,锤炼出坚强有力的各级领导班子,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形成了党风清、政风勤、民风淳的良好政治生态。扎实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全国交流,“融合引领型”园区党建经验全省推广。建立“三公开五优先三不用”干部选任机制,换届以来新提拔县处级干部475名,涌现出全国全省优秀县委书记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一批先进典型。县、乡两级换届全面完成。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政清俭,崇廉尚实,精文简会,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在全省率先建立“三张清单”,创新建立“四个中心”,分类组建“四支队伍”。完善党政协调运行机制,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和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受到中组部充分肯定。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领导干部向纪委全会述责述廉等16项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交流。坚持“零容忍”惩贪治腐,查办县处级干部62人、乡科级干部336人。2012年至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分别位列全省第2位、第3位、第3位、第4位,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连续7次位居全省前列。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主动作为抓发展。深入实施省委“三大发展战略”,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到2016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是2011年的1.66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90亿元,是2011年的2.64倍,在全省排位上升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0亿元,是2011年的2.6倍。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连续8年居全省第2,是除成都以外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市州。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68%,占比居全省第一。“眉山制造2025”“东坡味道”千亿产业、“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三大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对GDP贡献率超过56%,建成3个百亿园区、5个百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23%。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东坡泡菜创造“六个全国第一”,“东坡味道”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7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竞相发展,6个区县实现晋位升级,全部进入全省前100位。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完成投入500亿元,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成为新的增长极。岷东新区“三年成框架、五年显成效”,中国樱花第一城初具规模,创造了“岷东速度”。现代工业新城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彭山成功撤县设区,奠定了眉山大城市构架,城市规模扩大、品质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全球著名智库米尔肯研究院2016年“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排位,眉山位居全国三线城市第八、四川第一。探索创新“四种模式”、加快“四个转变”、实现“四有目标”的统筹城乡眉山路径,推进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62.5万人、产业工人26.78万人、现代农业业主5227户、三产经营(从业)者10.52万人。全国首创将农民和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引导农民进城入镇经验全国交流。城镇化率达到43.7%,提高7.9个百分点。彭山区被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四步流转、三方受益”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和“银会合作”模式全国推广。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主动作为惠民生。坚持民生优先,全市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改善,701项民生承诺全部兑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翻一番,分别达到2.86万元、1.4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千亿大关。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5.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7.6%下降到4.4%,成为全省片区外扶贫工作先进市。“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百万安居工程建设开工率、农村危旧房改造竣工率连续4年居全省第1位。城镇新增就业16.5万人,近3万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引进高校6所,总数达到9所,居全省第3位。医保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省领先。成功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连续5年居全省第1位。综合交通建设投资累计超过490亿元,建成成德绵眉乐铁路客运专线眉山段、岷江汉阳航电枢纽工程和“两横三纵”高速网,实现县县通高速,“四箭齐发”无缝对接成都,路网密度是全省的3.3倍、全国的3.6倍,全市进入“双高双港”时代。逗硬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主动作为铸灵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实施文化立市“123”工程,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突出文化立城,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完成“两宋荣光”眉州大道、东坡宋城Ⅰ期、苏辙公园、大雅堂、三苏祠维修等100多个重点文化项目,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全面启动。突出文化立业,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完成文化产业投资210亿元,引进云南城投、中铁文旅、峨乐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建成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3个。青神竹编入选国家“非遗”,中国泡菜博览会上升为国家级展会,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第四届东坡国际文化节。突出文化立人,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三。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主动作为优生态。坚持绿色发展,获评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示范市、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省级卫生城市,洪雅县获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大力建设“绿海明珠”,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08%,比全国高26.4个百分点。大力建设“千湖之城”,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比重是全国的3.59倍。大力建设“百园之市”,公园总数达到118个,实现城市建成区公园服务范围全覆盖,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成为眉山靓丽的城市名片。东坡湖综合整治顺利完成。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村垃圾治理“丹棱模式”全国推广。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主动作为聚合力。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依法治市“八大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省首批行使地方立法权的市州。“大调解”“诉非衔接”“维稳跟着项目走”、群众工作“四个当天”经验全国推广。进京到省上访总量连续8年居全省末位,被评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全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依法依章程履行职权,工作经验全省交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残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成功创建省双拥模范城。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和衷共济、政通人和。

同志们,五年历程极不平凡,五年实干镌刻荣光。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省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地委和历届市委打下的坚实基础,归功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中共眉山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驻眉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为眉山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结构不优”仍是眉山最大的市情,“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环境保护、区域竞争、人才支撑”仍是眉山最大的挑战,全市人均GDP仅相当于全省的93.3%、全国的69.7%;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比全省、全国低11.9、22.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分别比全省、全国低5.8、14.2个百分点。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能力不足、作风懈怠”在眉山干部队伍中仍不同程度存在,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这些问题和不足,迫切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形势和任务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眉山再出发、再追赶、再跨越的战略机遇期。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四川自贸区”等战略实施,天府国际机场全面开建,特别是国务院把成都定位为6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建设西部经济、科技、文创、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成都市将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成都大都市区发展格局。作为距离成都最近的市,眉山即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主动融入成都大都市区,我们就能放大区位优势,实现弯道超越、后发崛起。

未来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强市、文化立市、环境兴市、依法治市”发展战略,“融入成都、同城发展,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全域产业化、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发展路径,全面建成“现代工业新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活品质之城”,努力实现“经济跨越、文化繁荣、环境一流、人民幸福”四大目标,奋力谱写决胜“两个率先”,实现“五个先行”,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的壮丽篇章。

基于眉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未来五年分“两步走”:到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努力建成全省创新发展先行区、统筹城乡先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开放合作先行区和全面小康先行区,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

——经济实力更强。培育五大千亿产业,实施六大千亿会战,建成三个500亿园区、五个100亿园区,创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8:58:34。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五年翻一番,突破180亿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城市品质更优。全域融入成都和天府新区,建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活品质之城。“一心两翼三带”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一城双核多组团”大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到2021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0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生态环境更美。生态文化成为眉山的核心竞争力。到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100平方公里,达到680平方公里;新建公园42个,公园总数达到160个以上。建成国家森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示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开放程度更高。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体系全面形成,打造“成都区位+眉山服务”升级版。到2021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到3600亿元以上,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达到6亿美元以上,建成国家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市。

——人民生活更好。到2017年,10.9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1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2万元以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1张,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5岁,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7%以上,人民群众社会治安满意度达85%以上。

未来五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一)培育转型升级新动力,建成创新发展先行区。抢抓四川列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更有活力、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有后劲。

坚持工业强市,推进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培育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及制品、“东坡味道”、现代服务业五大千亿产业,培育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竹编四个百亿产业。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推动产业园区上档升级,把眉山经济开发区创建为国家级经开区,把仁寿文林工业园区、青神机械园区、洪雅工业园区、丹棱机械产业园区创建为省级产业园区。全面实施“眉山制造2025”,建设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规上工业企业达到800户,工业化率达到53%以上。加快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突出抓好“两城三园七片”重点区域建设,以“东坡味道”统揽食品产业发展,瞄准占领“微笑曲线”两端,生产更安全、更生态、更健康的产品,“东坡味道”实现销售收入1100亿元。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康养服务、科教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眉山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金三角”。围绕“生态、文化、养生、体验、度假”五大主题,建设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设“全省电商第二城”。

坚持人才优先,推进科技创新。依托大企业、大集团、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建成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1个,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园、创客空间、特色小镇。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优秀人才,加快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坚持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最大限度搞活微观主体,最大限度激发发展活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抓好“三去一降一补”,推广PPP建设模式,培育上市企业10家以上。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着力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完善“三张清单”,强化“一进两监管”制度落实,实现“进一道门、办所有事”。

(二)坚持协调发展新模式,努力建成统筹城乡先行区。城镇化是眉山最大的潜力。要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统筹谋划市域空间、功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坚定不移地走具有眉山特色的统筹城乡之路。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顺应“互联网+”时代下的组团式、生态化、集约型、创新型城镇发展趋势,优化市域“一心两翼三带”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坚持跨江东进、拥江发展,抽松老城、繁荣新城,突出东坡城区、彭山城区双核带动,加快岷东新区、工业新城、北部新城、南部郊区、崇礼新城、彭祖新城、黑龙滩片区等重点组团建设,构建“一城双核多组团”的大城市发展构架,建成眉山100万人口大城市。建设仁寿县城和天府新区眉山新城两个50万人口中等城市,对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区域的功能进行再定位。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质,推动洪雅、丹棱、青神3个地方性中心城市和12个产城一体园区扩容提质。优先建设23个国家级重点镇和省级示范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同步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市80%以上的新村建成省级“四好村”。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产城一体、文城一体、景城一体,做实产、做足绿、做活水、做美景、做特文,“有特色、无落差”的城市建设方针,完成新一轮眉山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修编。统筹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全覆盖、便利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加快棚户区改造,推进老城区功能疏解。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加快建设城市地下管廊和地下停车场。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扎实抓好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综合交通“千亿大会战”,建设“三横六纵”高速网、“三横九纵”铁路网、“两横八纵六联两环”干线公路网,规划建设天府眉山地铁线、城际铁路、成眉城市公交快线(BRT)等城际公交线路,建成天府眉山“人”字大道和丹蒲快速通道,实现全域与成都和天府新城无缝对接,形成内通外畅、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

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全面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创新“四种模式”、加快“四个转变”、实现“四有目标”,实现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25万人、产业工人9万人、现代农业业主5000户、三产经营(从业)者9万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多点多极、点极共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继续推动各区县在全省综合排位中晋位升级。扎实抓好“百万安居工程”和百镇建设试点行动。

(三)推进绿色低碳新实践,努力建成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坚持把生态文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眉山。

厚植生态优势。建设“绿海明珠”,深入实施“绿带、绿肺、拥翠、绿色家园”四大工程。建设“千湖之城”,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位一体”,实施增水、活水、见水、碧水、甜水“五水”工程。以岷江为轴,加快建设1000平方公里的大东坡湿地,建成国家湿地公园。加快中心城区“四湖”建设,把11平方公里的北湖打造成为“城中之湖”。加快黑龙滩优良湖泊建设,着力打造成大都市区“城中之湖”。加快推进长征渠、“引大济青、引青济岷”前期工作和岷江航电建设。建设“百园之市”,建好大熊猫国家公园,建成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二期、万亩滨江公园、“中国樱花第一城”等一批功能各异、特色鲜明的生态、体育、文化公园,实现“一镇一园”。

改善生态环境。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环境分区分级管控,加快重点河流、重点湖泊的环保立法,构建“三江、两脉、一地、一库、一林、一湖”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建成1个国家级生态县、1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生态政绩考核等机制。

提升文化软实力。突出文化立城、文化立业、文化立人,深入推进文化立市“123”工程。大力实施“六保护、两建成、一申报”工程,完成纱縠巷、眉州古城墙、太和镇古街、罗平古街、彭山北外街、江口镇古街等6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整治,建成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和东坡宋城“非遗”展示区,以全国18个苏轼文化遗址地为文脉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有历史、有文脉、有乡愁”的城市文化核心区域,重现眉山“两宋荣光”。加快建设“五馆一中心”,打造布局合理、规模适中、方便群众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顺应“文化+”发展趋势,打造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六大文化产业集群,推进“融媒体中心+文化创意园”建设,建成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6个。广泛开展文化惠民等文体活动,促进文学艺术繁荣发展,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四)拓展对外开放新领域,努力建成开放合作先行区。开放合作是后发崛起的必由之路。要解放思想、敞开胸怀,突出“成都区位、眉山服务”,主动对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大格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体系。

提升招商水平。坚持“六驾马车”“七大分局”协同招商,创新“政产学研用”招商新模式。坚持招大引强、招强引优,围绕五大千亿产业、六大千亿会战,大力实施产业链、价值链和科技链招商,突出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实施补链、强链和扩链招商。承接、配套成渝区域产业发展。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升外资利用水平。

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实现与成都基础同网、产业同链、区域同城,深化与成都在规划、产业、交通、生态、社会事业等方面合作。争取设立四川自贸试验拓展区,启动建设眉山空港经济区。深化雅眉、甘眉合作。加强与长三角、泛珠三角、京津冀和港澳台等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快国际友好城市建设步伐。

搭建开放平台。积极参与西博会等省内外重大开放平台,办好中国泡菜博览会、中外知名企业眉山行、“东坡味道”全球行等本地会节平台。抓好天府新区眉山片区、现代工业新城、岷东新区、岷江现代农业园区、中法农业科技园和洪雅、丹棱、青神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坚实平台。

强化项目支撑。实施工业、现代服务业、综合交通、城镇基础设施、生态文明、民生事业投资六大千亿会战,力争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000亿元以上。抓好产业投资,确保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500亿元以上,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累计完成1500亿元以上,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以上。综合交通、城镇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和民生事业投资分别累计完成1000亿元以上。深化“两走一对接”活动,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开工竣工率。

(五)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建成全面小康先行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基本民生、底线民生、重点民生”,让全市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认真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深入实施“1593”脱贫攻坚,抓牢抓实“五个一批减贫行动”“九大脱贫工程”。切实整合“五支力量”,压实责任精准发力。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确保到2017年,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扎实做好金川县、茂县对口帮扶工作。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坚持实施十大民生工程,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确保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大力实施“22345”创新创业攻坚,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研究建立弱势群体最大限度共享发展成果体制机制,趋利避害有效发挥各类社会资本的纽带和催生作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解决中心城区就学难题,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二期项目建设,加快市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设“健康眉山”。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升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重视发展妇女、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等事业。

创新推进社会治理。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八大体系”,推进“七五”普法、“法律七进”,行使好地方立法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综合执法机制,加快建设法治眉山。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城市由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深入解决“执行难”,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巩固“大调解”“诉非衔接”成果,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深入实施“法律跟着矛盾走”“维稳跟着项目走”,探索创新涉稳源头治理体制机制。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三条底线”,打造平安眉山。

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的伟大工程

办好眉山的事情,关键在党。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主动作为创一流”为统揽,以“六个四”党建眉山实践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从严治党。

(一)坚持“四个全面”强思想,筑牢不忘初心、绝对忠诚的思想基础。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武装头脑,开展“四项教育”,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媒体,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用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二)坚持“四个一流”抓班子,打造坚强有力、团结奋进的领导核心。全市各级班子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要坚持把方向、作决策、保落实,对“五大建设”全面领导,对党的建设全面负责。围绕精神状态一流、工作业绩一流、干群关系一流、发展环境一流,以上率下抓好各级班子自身建设。突出抓好市委常委班子建设,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加强党内监督,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市各级党组织必须自觉服从市委领导,不折不扣执行市委决策部署,定期报告工作。

(三)坚持“四个作为”带队伍,锻造敢于担当、务实重行的干部队伍。继续坚持常规工作,规范高效、主动作为;重点工作,创新突破、大胆作为;群众需要,优先落实、积极作为;急难险重,当仁不让、抢先作为。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鲜明“三重”导向,坚持“三公开五优先三不用”干部选任机制。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年轻干部,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紧扣“两个率先”“五个先行”培训、历练干部。加大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坚持从严管理与关心激励并重,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机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四)坚持“四个过硬”强基层,建设根基牢固、充满活力的基层组织。鲜明大抓基层的导向,推进基层组织、运行管理、服务能力、骨干队伍“四个过硬”。坚持“有声有色、有形有效、务实管用”,分类施策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着力破解新兴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难题。强化党员组织观念,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等制度。高质量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坚持和完善党员奉献积分制、党群集中活动日、“四晒”工作法、“双向培养”等经验做法,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五)坚持“四个当天”转作风,巩固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政治生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六个坚持”,坚决防止“四风”反弹。继续坚持日常工作,当天事当天毕;群众办事,当天接当天处;上级交办,当天领当天动;同级协作,当天应当天办,常态化治理庸懒散浮拖。坚持为政清俭,开短会、说短话、写短文、不陪会,每周一、二、三不召开全市性会议,不自主到区县调研,坚持五月“无会月”制度。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逗硬落实“两准则四条例”,全面推行市县党委巡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六)坚持“四支队伍”强服务,永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员先锋服务队、基层便民专业化服务队、社会志愿者服务队、村(社区)网格员服务队“四支队伍”永不走,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入开展“两走一对接”“双报到”“走基层”等活动,探索“互联网+党务政务服务”模式,高效快捷服务群众。

各级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强化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履行职责职能。全面推进群团组织改革,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老干部等工作。加强党管武装,进一步提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水平。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主动作为、争创一流,为决胜“两个率先”,实现“五个先行”,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而努力奋斗!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