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仁寿文宫农民用枇杷产业 振兴乡村

www.scol.com.cn  (2017-11-21 11:54:47)  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  
编辑:文铭权白全安 特约记者 潘建勇  

四川在线眉山讯(白全安 特约记者 潘建勇)“将枇杷花束顶部摘掉,每个花束基部留1至2节健壮花枝,明年春季疏果时,每个结果枝再留2至3个果子,疏花可减少大量的营养消耗,只有冬季疏花春季疏果搞好了,同时加强科学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来年果大质好枇杷才会卖个好价钱。”11月15日上午,正在仁寿县文宫镇农兴村果农杜昌建的枇杷园里指导冬季管理的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吴上游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当天,笔者采访路过的枇杷园里,到处见到果农为枇杷疏花忙碌的身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枇杷之乡文宫镇从自发种植到自觉生产,从追求高产量到追求高品质,从初级商品化到挺进集约化,从侧重产加销到着力于文化品牌塑造,“实”字打底,扎实推进,点滴践行,用枇杷产业诠释着“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创新成为文宫枇杷产业的生命力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文宫镇和仁寿的很多乡镇一样,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枇杷产业,通过数年的努力,该镇种枇杷种植达3万余亩。形成了“户户有种植、村村有大片,点片相连,满山遍野”的产业带动新局面,成为枇杷种植最鲜活的样板“教材”,促使果农紧跟时代步伐。

该镇从新品种、新技术入手,按照统一规划布局,跟踪技术服务指导、现场监管种植等方式,从建园选址、苗木选择、栽培技术、施肥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年定杆、两年重剪、三年全拉严管、四年挂果、五年丰产”的幼园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和“树形改良、测土配方、均衡施肥、保肥节水、综合防治”的挂果园提质增效技术,在全镇13个村(社区),通过果树“间伐”、果园种“杂草”、枇杷穿“冬衣”、施“有机肥”等集成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进行老果园改造共计10000余亩,将逐步实现“地块进行编号、生产形成记录、产品注册标签、质量可以追溯”的标准化种植体系,不仅做大做强文宫枇杷,1998年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枇杷之乡”品牌。

学用科技成为文宫果农的家常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新理念、新技术成了果农的家常饭。该镇果农充分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后,先后开展了科技人员蹲点抓示范、技术人员包村户等行动。该镇聘请当地土专家、县农业局果树技术员、省农科院专家对接帮扶传技活动,通过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果园品种,采取现场指导、课堂讲授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交流,石家社区党支部书记杜从雪说:“和专家面对面、手把手地交流学习,才意识到管理果树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建立了微信群,遇到困难或疑虑,拍个视频或发个图片,就有人帮咱解决,种果树只下苦力是不够的,越来越讲究技术了。”

据了解,2016年该镇先后对8000多亩密植果园进行了提质增效改良,将原来枝条交叉,透光件差,产量低品质差的果园改为了每亩不超过30株的稀植高产园,2017年产量、品质都大有改善,果农收益明显提高。在原来成立枇杷协会的基础上,还建立了枇杷产业研究会,建立了枇杷产业培训基地,确保文宫枇杷人才不断档的同时,初步形成了种苗繁育、技术推广、贮藏增值、加工转化紧密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把科学技术渗透到枇杷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为促进果树产业转型升级、果品提质增效,实现果业强、果农富和果乡美做出新贡献。

文化成为村美民富的影响力

阳春三月,数千亩桃花开如海;初夏时节,金黄的枇杷挂满枝头妖娆动人。2000年以来,该镇都举办了以“文宫(石家)桃花文化节”、“仁寿枇杷节”的乡村旅游文化节和“枇杷采摘节”活动。近年来,该镇开展了以“体育舞蹈、书法大赛、文艺演出、诗歌大会、美术绘画”为主要内容的文宫枇杷产业发展和文化特色的作品创作活动,进一步挖潜了文宫枇杷文化,扩大宣传推介,吸引了成都、绵阳、资阳等周边地区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采摘体验,使枇杷产业与文化旅游相融合。每年接待各类旅游者超过20万人次,文化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分别依靠文化创意让游客走进来和文宫枇杷走出去。

发展创意农业,初步探索出了“产业+文化+旅游”发展理念,在该镇形成了三月赏桃花,五月吃枇杷,七月吃脆桃,九月吃枣子核桃,冬季喝羊肉汤的产业旅游发展格局。该镇的石家社区先后夺得“全国文明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四好村”等桂冠,今年又被评为“全国百强村”荣誉称号。同时,多届省、市、县党政主要领导来文宫调研,推广该镇产业兴镇经验。

产业化经营成为扶贫攻坚的推动力

20多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紧盯枇杷产业,将地理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最终凝聚为发展优势;将传统产业转变为富民产业,最终主导为支柱产业,文宫枇杷正在创造着镇域经济的生产力,成为扶贫的攻坚力量。

通过政府精心培育扶持,一大批枇杷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在文宫大地崛起,让区域经济按下了快进键。该镇枇杷协会发挥桥梁作用,为枇杷销售找“婆家”,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每年枇杷成熟季节,15家电子商务营销商家将精挑细选的优质枇杷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从而提高了文宫枇杷的知名度,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枇杷营销商前来收购,把金灿灿的枇杷运往成都、北京、上海等城市和川内各地,另据了解,该镇有200多名贫困户政府引导下也做起了枇杷生意,就地收购再转销给运营商,从中获取差额,这些贫困户每年有5000元至10000元左右的收入,加大了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目前,全镇6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年底将全部摘帽,踏上脱贫奔康之路。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