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供电公司:“半乡”电工的苦乐年华

2019-07-29 14:42:02来源:四川在线眉山频道编辑:文铭权黄峥  杨晓波

四川在线眉山讯(黄峥 杨晓波)在眉山市东坡区广济乡的绵延群山中,长年奔忙着一名农电工,他担负着连鳌、同心等四个村43个台区、2000多户用户的用电服务,管辖的区域相当于广济乡的一半,同事们都称他“半乡”电工。

陈联辉,共产党员,国网眉山供电公司东广供电所员工。55岁的陈联辉身患糖尿病和高血压,24年的风雨兼程,但他仍然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是村民们心中的“陈电工”。他的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却足已让人回味悠长。

脚背上的记忆

“山里的电工,被蚊虫叮咬、摔跤都是常有的事,但不能因为这些就不干工作。老百姓觉得用上了好电,再苦也值了。”

山里的电工有多苦?陈联辉的脚背上有着清晰的记忆,那是一双有些红肿的脚,走起路来还一瘸一拐的。他说,山里雨多树多,山路大多崎岖湿滑,加之经常上坡下坡,在抢修的路上,摔跤是常有的事。

去年夏天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宋嘴村七十多岁的留守老人杨庭章老人打来电话:家中断电了。他骑着摩托车连忙赶过去,在下坡的时候不小心连人带车重重摔在路上,上百斤重的摩托车压在身上动弹不得。乡村的雨夜人烟稀少,好不容易遇到一位路人经过,在他的帮助下推开摩托车爬起来,脚踝处严重扭伤。陈联辉强忍着伤痛、一身泥泞地赶到老人家中,查找故障,完成了送电才回家。由于平时工作太繁忙,没时间去医治,时间一长,脚踝扭伤没法治了,留下了后遗症。

在山区工作,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用陈联辉的话来说“跟摩托车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长。”陈联辉的工作大多时候都是往返于山中,行走于田间地头,摩托车就成了他最好的“伙伴”。山区的曲折山路加上平时恶劣天气,使得这份看似平常的工作增添了不可预见的潜在危险。因为山里的雨水天气,陈联辉经常因道路不通,需要骑着摩托车绕十几里的路才能到达村民家中,但也难免有摔跤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抢修路上,摩托车车轮打滑,掉进8米以下的水田里。他只好把车扔在田里,一身泥泞爬出水田,忍痛徒步赶到村民家中,抢修完后送了电,再返回,在村民的帮助下,把车“捞”上岸推着回家;还有一次,深夜抢修完回家时掉进河里,所幸是枯水期河水不深,捡了一条命,但跌伤了腰部,但他一声不吭,带着腰伤工作。两年后,腰上的筋包才渐渐消去。

“山区居民居住分散,家家户户都要养狗护家,有的一养就是好几条。走村串户,一不小心被狗咬是家常便饭。”陈联辉亮出脚背,上面好几处疤痕都是被狗咬留下来的。山区林密草深而且潮湿,蛇虫出没,出行都得分外当心。他指着脚背上几个小齿印说,这是被蛇咬伤留下来的。当时被蛇咬伤后,尽管及时去了毒敷了药,但脚还是肿了20来天。

平时,陈联辉的工作就是顺着农网线路一次次排查,排除电力通道的安全隐患。每每这时也是工作当中最惬意的时候,感受着乡村的微风,听着耳畔的鸟语,哼着惬意的小曲,跟热情的村民们打个招呼、唠几句家常,这也让平时忙碌的陈联辉身心得到了舒缓。

重担一肩挑

“用电没规矩,就治理;线损高,就想办法降下来。只要站得正、立得直,我就不信管不好。”这是陈联辉常说的一句话。

陈联辉所在的广济乡,是一个地处东坡、丹棱、蒲江三县交界的地方,山区地理环境复杂,易发生电力故障,且人员流动大,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在用电方面存在私拉乱接、窃电等现象,线损率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事,而线损是考核供电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陈联辉负责该片区的用电后,在短时间内走遍了自己负责的方圆近30公里的用电辖区,摸清了整个片区2000多户农户的用电情况。为了改变现状,他起早贪黑走东家、串西家,向群众宣传电力法规,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同时了解村民用电方面的问题,积极向上反映困难,争取资金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山区的树林生长很快,也时常因树木碰及电线引起停电,为了让老百姓用好电,他身上随时带着一把砍刀,长年奔波在巡线路上,遇到需要砍伐的树木,有时还要耐心做村民的工作,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了电力通道畅通。

电能表也是影响线损指标的一个方面。在陈联辉负责台区管理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机械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智能电能表的更换工作。在短时间内必须完成2000多户用户的电能表更换,他往往顾不上吃饭喝水,也顾不上自己家里的庄稼。

陈联辉视安全用电为生命。为了减少村民用电的安全风险,在2015年开始推广使用漏电保护器。在给各户安装家用漏电保护器时,发现个别村民因保护器经常跳闸而心存怨气,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但他不生气、不气馁,而是反复向用户大讲漏电保护器能保证安全用电的重要性。经过他的艰苦努力,2000多用户全部安上了漏电保护器。之后他又多了一项工作:经常到村民家中检查漏电保护器,确保每个保护器处于完好状态,向村民讲解保护器的使用常识。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所负责的43个台区完全杜绝了私拉乱接、窃电等现象,线损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在供电所一直排在前列。

山一样的责任

“作为一名山里的电工,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信任。”

这些年来,再大的困难,再多的伤,从来没有让陈联辉放慢点亮乡村光明的脚步。就在前几天一个晚上,已是晚上12点多,陈联辉接一村民电话说有线路跳闸,他连忙起床,穿着雨衣在山路中穿行,一基一基电杆巡视,反复查找故障源,整整走了100多基电杆才找到故障点。当他处理好故障送电后,一身泥水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两点多。

山区电力抢修的发生大多与雨水有关。去年夏天的一场暴雨引发滑坡,滑下的大树倒在黄丰8组的电线上,情况十分危急,而陈联辉家附近通往现场的两座桥都被水淹了,没法过去。他只好冒着大雨,小心翼翼绕道行走狭窄湿滑的山路,一个多小时才赶到现场。到了现场,马上把停电了,开展通道清理工作。从早上10点钟出家门,一直忙到下午1点才恢复送电。

陈联辉介绍说,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他接到村民练学彬电话说家中没电,让他去看看,因为他的小孙子必须开着灯才能睡着觉!尽管冬天的夜晚十分寒冷,他还是赶了过去。一查,原来是漏电保护器跳了,他合上开关后,灯亮了。“原来这么简单,现在知道了,以后我自己合上,免得这么冷的天气还要麻烦你。”练学彬不好意思地说。

“就是这样,大家有啥事再晚都要找你,这已经成了习惯。”陈联辉笑着说。

电家人的担当

“咱干的就是这个活,出的就是这份力,在人家吃饭这事,我可下不去嘴,只要大家认可我,我就高兴了。”

在广济乡,一提起陈联辉,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哥称赞:不仅活干的好,更是一位热心人!他辖区丛林村三组70多岁的“五保户”胡秀英老人,老伴儿已经去世,有一儿子因疾病所致双目失明,家里平日无经济收入,一直靠政府救济。以前家里一直没安电,每天在昏暗的油灯下度日,在他的奔走下,2013年供电所给老人家通了电,陈联辉又自掏腰包给老人家买来开关、插座和电灯,让老人顺利用上电。这以后每个月他都会象亲儿子一样到老人家里检查一下线路,陪老人聊会儿天,直到老人去世从未间断。前不久连鳌村七十多岁的方家初老人因跟自己的儿子闹矛盾,执意搬回老屋自己一人生活,陈联辉得知后主动过去免费给老人安了电,还想方设法调和这对父子的关系。平时,经济并不宽裕的他为辖区的不少孤寡老人垫付过电费,修过水管,搬过东西。对陈联辉来说,那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

在丛林村七组,村民们有200多亩山地果园,由于离电源远,抽水灌果树成了难题,产量一直不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陈联辉又积极奔走,向供电所和供电公司反映情况争取项目,供电所为此新建10基电杆,让这片果园顺利通上了电,让白花花的水伴着“轰轰”的抽水马达声流进了果园。喝足了水的果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果园的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正是因为他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的热心劲儿,十里八乡的村民们都喜欢他,许多村民在他排查修理好供电问题后都热心的留他在家里吃饭,但每次陈联辉都婉言拒绝了。

“陈师傅负责的台区的老百姓都服他,台区也管理得顺顺当当的。考虑到陈师傅年龄大了,长年累月在山里工作,身体也出现了疾病,2016年把他调回了所内。”东广供电所所长简勇刚介绍,但他一离开后,接替他的电工情况不熟悉,而当地老百姓也习惯了陈师傅的工作方式,因此,在台区管理上出现了滑坡的情况,各项指标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没办法,去年6月份我们只好又把陈师傅“请”上山了。

24年的农电生涯,陈联辉已经习惯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他每天迎着阳光,一脸微笑;披着余晖,一路汗水,走遍了供电所辖区的沟沟壑壑;不论风霜雪雨,不论山陡坡滑,也不论白天黑夜,只要哪里没有光明,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不但把光明和快乐送进了千家万户,也得到了辖区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编辑推荐